第五,身體有很多解剖學看不到的通道或器官

有一點中醫常識的人都知道人體有所謂經絡的存在,所謂存在是寫在書上的,似乎沒有人能直接證明穴位或經絡的存在,不能證明的事,在身體感上仍然是很清楚的,例如使用灸條灸穴位,灸了關元就清楚地感覺到後腰暖起來了,原來書中畫的那一條虛線是存在的,其實,像小妹這樣對穴位不熟悉的人,要灸時總要先找一下穴位在何處,很常發現身上有很多位置灸起來,身體的另一個點也會溫熱起來,有時也會沿著經絡溫熱起來。

有一回開車到山上玩,車子在山中迂迴前進,小妹跟著頭昏腦脹、全身發緊,胃中更是洶湧翻騰,正要請老公停車讓小妹下車去吐時,他說:「咦?在山上暈車不是吃生脈散嗎?」一語驚醒夢中人,1g的生脈散吃下去,說時遲那時快(學中醫常常會用到這個詞),一剎那間,風平浪靜,危機全數解除,全身神清氣爽。生脈散從來就不是止吐的藥,也不是止暈藥,怎麼會讓胃及身體一瞬間就舒服了呢? 以身體感來說,暈車時比較像是身體裡有一個系統被堵住了,那些症狀只是衍生出來的問題,就像高速公路在交流道附近有交通事故,於是車子回堵,上不去下不來,排除事故後車流就順了,生脈散打通了那個不知名的系統,因此,症狀就沒了。五苓散也是呀,藥方中並沒有補充津液的藥,也就是說沒有補充水份,卻可以解那種喝再多水都解不了的渴,用藥的身體感也是五苓散調節了身體內某一個管理水循環的系統,調節好了,喝點水就能解渴了。

至於表裏關係,這本來也只是印在書本上用來背誦的口訣,然而,有一次得了葶藶大棗瀉肺湯證,即感覺到肺跟大腸的確是有某種關係存在。

還有那些沿著經絡走的藥方,不勝枚舉,吃過當歸四逆湯加萸薑附的人,應當會知道這是作用在左右兩側的下腹腔的,而那兒是肝經的路線。

題外話:學中醫前,小妹一直有一種毛病,老是覺得胸口前方空空的,偶爾會覺得不通暢,不是胸口,因為用手去按沒有任何不舒服感,那種空空的感覺是凸出在肉體前方的,以前去看西醫,做完相關檢查,就會被建議去看精神科醫師,學了中醫,才曉得靈魂的心是凸出在胸口前方的。後來這毛病好了,估計是吃了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好的。

第六,頭痛醫腳,腳痛醫頭?

有一個老笑話:兵士上戰場,被箭射中,緊急送醫,醫者把箭尾露出的部份鋸掉,曰:「好了」,兵士大驚:「那在裏頭的怎麼辦?」醫者答道:「喔! 那是內科的事。」

西醫治療,痛就用止痛劑、有腫瘤就割掉,不成熟白血球過多,就殺一殺,血壓過高就降血壓,血糖太高就降血糖、膽固醇太高就降膽固醇…。這些聽起來很合理呀,然而小妹在中醫的世界,卻常常是本來是要治A,結果治到B。有些還可以理解,例如食欲不佳、消化不良 吃舒肝藥,但是咳嗽吃理中湯? 頭痛吃桂枝加葛根湯? 便秘,若是胸口感到微熱的、燥燥的,反而吃點竹葉石膏湯或清燥救肺散就有效了,用藥後也很舒服。那麼與軟便劑有何差別呢? 前者會覺得便秘這件事彷彿沒發生過,吃軟便劑後大便會不成型,總是有「用過藥了」的感覺。

那麼這些身體內的系統、臟腑是如何連結、溝通的呢? 似乎有各種「通訊系統」在聯繫著,而這些系統卻是檢查不到的,沒有具象化的東西,何以名之?

第七,用藥會考慮到個性、情緒問題

這一點就更玄了,開藥治病,若是感冒依證而行即可,若是雜病,小妹是會考慮對方的個性的,似乎不止是單純治療而已。比如說,兒子、女兒個性不同,有時候開藥方向略有不同。

一開始練「不辯論」百般困難,直到有一陣子吃了烏梅丸,不知為何身體有點鬆了,比較能夠做到不辯論,更奇怪的是,以前兒子脾氣很差,給他吃了一陣子烏梅丸,居然漸漸變成有點好玩的小孩。奇怪,明明要治的是身體,最後心情卻改變了。所以是誰影響誰呢? 老師回答說,這是有可能的,肝氣鬱結的確容易發脾氣。那麼,如果從來就不知道烏梅丸,那麼練不辯論會把肝經修好嗎? 還是肉體是肉體,精神是精神?

小妹無法證明靈魂的存在,但清楚地感覺到,如果靈魂不存在,很多病是沒法兒治的。

arrow
arrow

    We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