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素材,不同的人會玩出不同的花樣。

仲景祖師爺約莫在兩千年前寫下了《傷寒雜病論》(以前的版本分《傷寒》《金匱要略》),他在序文中寫道:「…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癒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大意是說,我寫的這本書,未必能治萬病,但是好好讀熟,也可以融會貫通,知道病的根源,自行變化。

以前看別人的醫案,有些推擴用法還真是驚奇,萬萬沒想到可以這麼用;最近,樊大教了我一招,小巧,有妙用,姑且稱之為「中醫界的維骨力」。說起這個實在很有趣,感覺上一般人要治病其實是不太信任中醫的,用到中藥就會強調「純天然」「漢方」,若是中藥中摻了西藥,那是不良廠商,倒過來,西藥加了中藥材提煉的甚麼素之類的,則是緩和西藥的副作用啦,或者是治病之餘,滋補一下啦…。「中藥摻雜西藥」跟「西藥中添加中藥」這有差嗎? 然而卻成了相對的態度。以本文的標題來說,也挺挑撥離間的。

回題,這兒既不是中加西,也不是西加中,還是老辦法,中加中(再多一個中,可以加一台,一笑~)。其實,真的是不懂,西藥添加中藥也就罷了,以中藥為主,加了西藥是為啥? 這樣子做,感覺上是不懂的人才會這樣搞,或者根本加的是較單一、作用較強的症狀治療藥物,就連西醫本身也不會隨意開的,以為天然不傷身,結果更傷。藥品管理嚴格了,有些營養食品就開始做文章,想說「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來個大合併。以自身的程度無法知道這樣做好不好,單純覺得「不釋然」,畢竟A、B兩套辦法可能各有所長,但是各有各的框架,有時甚至於是背道而馳,加在一起用,這個嘛~~~  比如說,閩南話的一些語感,中文很難表達,英文也是,有些專有名詞,中文翻譯很不一致,但是談話中,中、英、閩南話夾雜,聽者大概不會感到愉快,真正把語言用得好的人,該是,中文就用中文,要用英文就通篇用流利的英文,講閩南話,要能完整地談事情才行。

扯遠了,話說之前寫了豬膚湯,樊大跟我說有好玩的用法,就是運動後的關節痛,用木瓜、牛膝、威靈仙,加上豬膚湯。一聽就覺得有打到心中的感覺,躍躍欲試,基本上是除濕、通筋活絡,再補充營養的概念。

註:如果有濕證,當然還是要規矩地使用仲景爺爺「傷寒雜病論」中《濕病篇》的方子。

小時候,左膝關節曾受傷,好是好了,也不是多嚴重,只是每逢雨天就會先來預報,一般人該做的事也差不多做過了,勉強湊合,到了湊合不了的年紀,正思考要怎麼辦,適逢自己濕證發作,各處關節也都痛起來,心想,那麼先吃除濕的方子吧(醫案日後再報告),各處關節不痛了,但左膝還是有點痛,那就來吃這個吧。

20180122_木瓜牛膝威靈仙.jpg

圖片說明:原本煮豬膚湯,直接用白開水化豬油,這兒先煮這三味藥,第一次各用11g,2.5碗水煮成1.5碗,用一半再調米粉水,煮成1碗,本想再吃一次,當天吃太多東西吃不下了,隔天,改用8g左右,2碗水煮剩不到1碗,再調米粉水。這兒寫得這麼仔細,其實,這類型的事,我個人平時都很隨意啦,總之,三味藥等量,最後煮成約1碗的威牛木豬膚湯。

20180118_維骨力豬夫湯.jpg

圖片說明:首先,口味上意外地合拍,以前老師推薦加烏梅、桂花醬之類的,山楂或烏梅的酸味的確可以解豬油的膩,但是,喝豬油本意就是要那個膩,不是嗎? 藥性上不知是否有抵觸? 因此,多半是加桂花醬,好吃,但是就膩口囉! 這個版本的威牛木煮水後略帶酸味,加豬油可中和那個膩口,卻又沒有解掉豬油性質的感覺。

兩天各吃一碗,吃完後,左膝微微熱,微微脹痛,慢慢地才消退,不錯,當晚都能去爬樓梯了。不太痛以後,才能使上力爬樓梯,否則就跟功夫貓熊阿波一樣,樓梯是咱的天敵呀! 到了第四天吧? 不知怎地,又痛起來,本待吃藥,一忙擱下了,之後卻又都好好的,不知這回馬槍是怎麼回事? 總之,現狀不錯,想吃的藥又太多,日後會定期安排來當保養用。

對了,有時中醫控講療效可能太興奮,聽者可能以為如同王子的吻,公主轉死為生,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其實,現實生活不比童話世界,自己調養經期、經痛的問題,折騰了好久,才湊合著能舒服度日,說不定還不如直接開刀拿掉子宮軟巢;以此方來說,最痛的時候算10分,吃了除濕藥,剩6、7分,就算現在也還有1、2分;但是想想,以前痛起來連走路都為難,現在都能使力爬5、6層樓梯,這樣很滿意了,而且年紀越大身體會持續折損,能維持就算很好囉。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豬膚湯 傷寒雜病論
    全站熱搜

    We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