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過數年,那一個晚上的情景仍歷歷在目。

兒子自小體弱多病,感冒發燒不易好,發燒就退燒,退了再燒,燒了再退,阿公阿嬷往往急得都要上吊了,半夜送急診也是常有的事。退燒藥吃到最後人看起來就奄奄一息,阿公形容說,只病了幾天,彷彿像花朵要凋萎一般。有時抱著兒子哄他睡,自己睏到都打盹了,突然驚醒,怕孩子就這樣死在自己懷裡,心頭驚,無人可安此心。還有,感冒後往往接著咳嗽,俗話說得好:「土水怕抓漏,醫生怕治嗽。」咳起來真是沒完沒了,有時候都覺得咳起來似乎會把肋骨震斷,好不驚人。

那一回,是什麼證有點忘了,真武湯? 總之,感冒的情況好得差不多,也漸漸不燒了,卻是咳個不停,認不出來是什麼證,先試著安撫他睡覺,沒想一躺下更咳了,他說很想睡,可是一直咳沒法子睡。「啊! 是小青龍湯。」心中閃過這個念頭。

十四(20)咳逆倚息。不得臥。脈浮弦者。小青龍湯主之。

聽咳起來的聲音略帶痰,躺著咳得更厲害,把一下脈的確也是偏弦。既然認得出是什麼證,按理說,能辨證就能醫,經方的藥對證就有效這已經有多次的經驗了,標準程序就是配藥(或煮藥)吃藥,打完收工。可是不知怎的,一個可怕的念頭無聲無息飄進腦子:「如果把小孩醫死了怎麼辦?」,繼之又想:「應該不會吧!自己已經有許多經驗了,對證的話就算體質有點問題,有病則病受之,還是能醫的。」然而 無端的驚懼與恐怖充滿了整個心,「怎麼辦?怎麼辦?」腦子裡不斷回想起老師在上課時不可隨意使用小青龍湯的警告,於是完全無法動作,一個人躲進浴室一直哭,耳朵聽到兒子一邊咳一邊呼喚著媽媽:「咪咪,我一直咳,很難過。」這下媽媽心中更難過,更是淚流不止。

哭了一陣子,心想還能怎麼辦! 一咬牙還是給小孩吃了藥,小青龍湯科中給了0.5g,科中的半夏偏少,配藥時多加點半夏。不到5分鐘小孩就睡著了。

後來覺得若是前面有真武湯證,或許可以直接開真武湯咳嗽加減,在第一步驟就醫好,只是後來不知為何,大概都在三陽打轉,沒有機會這樣開,小青龍湯證的咳嗽還是有,甚至於似乎也沒感冒就咳了,總之,很輕劑量的科中就有效了。

題外話:小青龍湯證的痰是白泡泡稀痰,孩子小,不會咳痰,鑑於過去若是流鼻涕大概也是透明稀痰,也就開藥了。學經方該把證辨得清楚,然而現實世界中,醫療很難有100%的掌握度的,一般人會有這樣的誤解,覺得醫生是全知全能,殊不知,大部份的情況下,醫生都是在不確定性的狀態進行治療的。

後來,有一回到親戚家,感冒看醫生(西醫),感冒的症狀是沒有了,但醫生說有一點輕微氣喘,回家來也還微咳,還是小青龍湯證,但是人看起來有點虛,黑眼圈很明顯,恰好,之前江西的龍老師教我們用蒸氣的方式讓患者吸入小青龍湯,也就是說先將小青龍湯煎劑煮好,濾渣後,放到蒸氣機(噴霧治療器)中加熱,讓病人吸入水藥的蒸氣。依此使用後一開始反而咳聲更加帶痰,過兩天漸漸平息了,臉色反而更好,問他是否有比較好,答曰有,再問他如何得知有效,答曰感覺肺部比較透氣。以往看西醫,最後症狀沒了,卻往往身體羸弱、留下黑眼圈,用蒸氣吸入法後,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至於媽媽本人,得了少陰病,真武湯證以後很容易變成白虎湯證+葶藶大棗瀉肺湯證,也是咳得厲害,後來就在真武湯直接用咳嗽加減,也就是加上細辛、乾薑、五味子,最近一次還是會咳,但是葶藶大棗瀉肺湯證輕微多了,所以日後可考慮再多加半夏,把小青龍湯結構做起來,再加葶藶子,於是真武湯+小青龍湯+葶藶大棗瀉肺湯的結構俱足了。

心中這樣盤算的時候,不免又覺得自己有點期待得這個病了,所以說,醫療呀! 實在是很負面。

*****

後記:

到了2016年9月,又遇到真武湯(咳嗽加減)防守失敗的情況,變成有點像感染(infection)的狀況,以往都是用白虎湯,至於咳嗽屬葶藶大棗瀉肺湯證,當用之,可是這回卻突然覺得直接在葶藶大棗瀉肺湯外掛葦莖(蘆竹根),用藥後痊癒得甚為乾脆,不像以前總要點滴似地喝個兩三天才好。只是並不知道為什麼,有空再了解。此外,做成小青龍結構的想法恐怕也不太對,畢竟一個是濕冷的痰,一個是像是在肺中煮一鍋沸騰的熱水。

小青龍湯並非發汗劑,若是半夏不夠多,而麻黃出頭變成汗解,有可能打虛,以本人的狀況來說,本來就不是合格的麻黃使用者(麻黃有許多禁忌),但少量使用倒也還好,小孩子用的劑量更輕,一次少於1公克即可見效。其實,在傷寒論中,張仲景加了小字備註,「若微利,若噎者,去麻黃」所以麻黃並非絕對必要。若真的打虛了,有人是用從龍湯,有人用苓桂朮甘湯或是苓甘五味薑辛夏仁湯等等,依證而行。不過呢! 對證有必要,打虛是不得已的,因此,還是用蒸氣吸入法最為妥當,緊急時刻或者開給別人吃就用科中,給老公就用煎劑,至於兒子就用蒸氣吸入法囉。龍老師教的這個法子真是好用,把整本傷寒雜病論再過濾一遍,心中在許多方子中打了勾,比如說「麻附辛湯」,其他就不劇透了,留給大家去玩。

此外,容易得小青龍湯的人,平時可以吃真武湯保養,我自己的習慣都會用咳嗽加減,也就是說用真武湯加上細辛、乾薑、五味子,但不明其理,但是有人說別給小孩子吃太多附子劑,所以沒給吃,只是平時吃補脾胃的藥。後來龍老師教我,小青龍湯證治好後,吃一週的苓桂朮甘湯,別讓孩子一感冒就得小青龍湯證,果然,效果不錯。總之,兒子是不太得小青龍湯證了。

20171029_小青龍湯斜拍.jpg

照片說明:老師殷殷告戒,小青龍湯不是發汗劑,一發汗容易把人發虛了,所以半夏的量要比麻黃多。雖然沒試過,但覺得若是炙半夏,藥力會夠嗎?   總之用半夏,不太體會到藥性。雖然我熱愛煎劑,唯獨這小青龍湯用在體質較虛的兒子,反而退而求其次用科中,如文中所言,若是外感不明顯,還用熏蒸法。後來龍老師教我說,別讓小孩一感冒就是小青龍湯證,若是外感好了,要補吃一週的苓桂朮甘湯,更虛的小孩,還得吃補脾胃的藥,嗯,這個法子甚好。

IMG_20171030_204715.jpg    IMG_20171030_205205.jpg   IMG_20171030_205619.jpg

照片說明:哥哥好久沒得小青龍湯證,一直沒機會拍下用蒸氣法的照片,2017年10月,得了此證才拍照片。(圖一)先將煎劑煮好,用過濾袋濾過,如果蒸氣機很強壯,不怕卡,不過濾也可。(圖二)倒在機器中(要噴出蒸氣的那一格)。(圖三)加熱噴出蒸氣來吸入。
第一天使用反而痰量變多,像是把痰清出來,第二天會迅速減少,三天就差不多好了。

題外話:聽說肺臟很嬌貴,受不得一點粗魯,自己這樣仔細地花時間給哥哥調理,當聽到(只是聽說)有人直接開一瓶小青龍湯給小孩吃時,不免心疼起來;開藥的人不知道吃過這個方沒有? 以自己吃藥的感覺,這方子不太能一直吃吧?   

arrow
arrow

    We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