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是用來讀的,還是用來「練」的?
偶爾讀別人寫了關於莊子的書,或是聽別人談論莊子,不免有一絲懷疑:對方有在「練」莊子嗎? 這樣的困惑是來自於別人的講法讓我覺得,我們是讀同一本莊子嗎? 比如說,別人似乎拿莊子來當作「解釋」人生的一種哲理,於是合理化自己的心情或者是生活,找到身心安頓的點,心靈有了依靠。也有些人說自從讀了莊子以後,就更知道該如何如何,於是更懂得如何待人接物,更有人緣,更能掌握「成功之道」。也有人說,讀了莊子以後改變了人生觀,心境也平和多了。
這些看起來都很好,許多人接觸了宗教或其他的修練法,或許也都能做到這些吧? 感到不太對勁的點是—怎麼別人似乎都很容易就做得到了? 老實說,自己每練一招都是辛苦地爬爬摸摸,最常體驗的大概就是「破功」,最常有的心情就是「困惑」,如果莊子復生,很想問他,這一招、那一招到底要怎麼練? 練出來的結果真如老師上課教的嗎?
有時候,跟老師請教關於莊子的修練,往往是愁眉苦臉,苦惱著下一步該如何,這一招該怎麼練…,可是看別人,怎地就輕輕鬆鬆就做得到? 或者好像經歷過什麼就能悟道? 怎麼讀懂了就能心情平靜? 自己從2007年上莊子課到現在都快十年了,也算有意識地在練,可是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練一門功,總是要有功力,修一個道,總想有道行,練莊子怎麼就好像都沒有呢?
以目前來說,學莊子最「相信」的一件事就是不知道要相信什麼。以前的世界很簡單,道理很清楚,是非很分明,現在,什麼都不確定,那樣明確的世界緩緩地崩坍,可是背後的那一層世界不知道長什麼樣子。「楚門的世界」中,楚門終於知道他過去的人生是活在虛假的、人造的世界中,可是,然後呢? 電影中沒有再演下去,不知道楚門走到「真實」的人生中,過著怎樣的生活? 要如何過下去? 以自己來說,以前的信念就是人生要努力、要奮鬥,漸漸地發現,愛拼不一定會贏,知道雖知道,卻不會過「不拼」的人生,不知道「不用力」的世界是如何靠「能量」來運作,這樣的世界我還看不到。
老師上課談到「棄世」時,說做不到棄世就很容易弄壞身體。但是自己的感覺卻是被這個社會「唾棄」。常聽某些名人鼓勵大家要有「被討厭的勇氣」,可是呀!自已學了莊子沒多久,就發現被討厭是自然而然的事,根本不需要「勇氣」。就算內心深處還是渴望被喜歡,還是無奈地接受被討厭的事實。比如說,如之前提到的,變「誠實」了,「實話」可能是世界上最惡毒的話了! 能不被討厭嗎? 加上越來越「任性」的個性,只做自己喜歡的事,在別人眼中不是又嫉妒又討厭嗎? 又比如說,練著練著,發現自己的眼睛變尖了,或者變「賤」了,本來對人就容易感到厭倦,現在看別人,左一個「教主」右一個「好辯者」,另一個「代償」,歹逗陣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