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練莊子所為何來?
既然學習莊子的道理,既沒有現實世界的報酬,也沒有變得更堅強、更成功,那練這個所為何來? 最簡單的原因是—放不了手。就像令狐冲練功一樣,身上華山派的功夫放不掉,桃谷六仙、不戒和尚、岳不群的真氣也去不掉,練上了吸星大法更是不練不行,直到易筋經才統合起來,可是呢,這個易筋經也是不能不要的。
學習莊子一段時間後,發現眼睛變尖(或說”賤”)了,有許多心情分辨得了,比如說自己其實不愛做那些事,既然不愛做,就無法勉強自己,讓周遭的人失望也就難免了;有許多事情就看得出來,結構不對的事情,動機再好、再怎麼努力也沒有用;另外,有些人能認得出來,比如說好辯、代償、救世主人格、後味不好…的人,相處起來會有痛覺,也只能快快逃生,顧不得人情世故、恩怨情仇了。有一回與朋友聊天,談到「努力未必有用」的話題,我說,難道人做事不該認真嗎? 他答道,認真是要認出「真」來努力,有人認的是「假」也是拼命做,這有用嗎?
在莊子的世界中,就算沒有直接練,也是清楚地體會「做得到」優先於「說得好」,這個在《莊子˙天道篇》中,齊桓公與輪扁的故事講得很精彩,即「得之於手而應於心」,一件事得先會做了,才算是會了,光是了解道理是不行的。那麼,學莊子這麼多年,「會」了什麼呢?
嚴格來說,從07年上了莊子課到現在,唯一勉強算是一種「成果」的,大概是「減少情緒」吧,這跟一般人所說的情況似乎不同,感覺上並不是把自己改造成快樂的人,而是把不快樂的事情一件一件地拿掉,漸漸地沒有不快樂。至於老師耳提面命地說,如果出現情緒,那就要知道自己有那裏搞錯了,只要找到事實的真相,那麼情緒就會平息。這個方法聽起來很有道理,可惜練起來有困難,有機會再談這個話題。
除了生氣、憤怒,情緒還有很多種:「高興」、「煩」、「擔心」「罪惡感」…,有些情緒是漸漸少了,有些情緒還不了解從何而來,但有處理的方法,這些也是有機會再談。話說,最近不斷發現人生中的「好運氣」,本來以為很不利的事情,卻變成原來是老天爺的眷顧,諸神照護,因此而得意的很,不過呢,雨總是會停,這種心情也是會平息的—畢竟,現在還不習慣於這種好運氣,習慣了就會消停的。
以前是一邊生氣一邊做傻事,現在還是會生氣,但多半不會做傻事了,這算不算進步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