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補藥」是老師取的外號,望名知義,就是老少咸宜,男女不拘,幾乎皆可吃的補藥。

既然老師都這麼推薦了,當時全家就卯起來吃,補藥這種東西,就是吃了也不太曉得到底真的作用到哪裏,至於那種吃了馬上熱血振作、精、氣、神的做法,似乎是救急可以,長吃卻絕不妥,讀仲景爺爺的書習慣了,很自動地會覺得,長久來說,補藥需在補、瀉同時進行的結構下運行,而不是單純地補充什麼,與其說是「補」,不如說是「調整」;至於只補物質(例如各種維他命…),許多醫家甚覺得不可取。自己吃那些營養劑,貴森森不說,實在沒感到什麼效果(只有一款例外,可惜是加拿大貨,買不到矣),學了中醫以後,對照藥感,吃中藥有流動感,營養劑則沒有。這點也很有趣,營養劑說是補充生活中攝取的營養不足,按理說是一種食物的概念,但我吃起來就像在吃藥;中藥說是”藥”,卻像是飯後喝碗湯一樣。

當時小孩都還在幼稚園時期,對於甜甜的小建中湯欣然接受,隔三差五地喝一陣子後,覺得原本體弱的兒子似乎較為強健,妹妹就沒差。倒是,總覺得,小孩吃一吃小建以後,比較會照書生病,對媽媽來說,安心不少,畢竟,治起病來,順手多了。

雖說如此,之前看到Kevin分享一位媽媽的醫案,說小孩過敏性咳嗽,常常咳到停不下來;往咳嗽方向治不了,最後抓出來的主證是「汗出」、「臉色微黃」、「易疲倦」。咳嗽好了不說,原本流汗都像是用倒的,用藥後改善很多,也不會動不動就喊累。這個醫案乍看之下,有點不大了解對方為何用小建中湯,經小胡提醒,是呀,虛勞的人也是容易自汗的。回神才想起,兒子小時候也是常常大汗淋漓,也是常喊好累,臉色並不發黃(有當歸補血湯證,所以臉色蒼白,又有小青龍湯證,因此偶爾臉色微青)。忘了是哪位老師或是醫師說的,鼻樑山根的位置發青,那是小建中湯證,所以當時多給哥哥吃了不少。總之,大汗的確是有改善,人也有元氣得多(這點,當歸補血湯可能也有幫助)。

十三(26) 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喜盜汗也。

十三(28) 虛勞裏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者。小建中湯主之。

龍老師也教我們說,小孩打了疫苗可以用小建來補,或者小孩食量小、長得慢的可以用小建加麥芽。以打疫苗來說,很主觀地覺得用薯蕷丸,但小孩打疫苗的時期,也是都有在吃小建,所以不能肯定效果是出自哪一邊。

至於大人吃,實在沒什麼感覺,直到數年後,自己處理雜病一直搞不好,身體狀況反而是每況愈下,有一回老師跟我說,每回看到我都是好累的感覺,這才點醒了我,該吃的補藥不是當歸補血湯(以前都當作蠻牛在喝的),而是小建中湯(脈浮大、自汗、疲倦),喝小建具體的感覺是很好睡,是一種溫和、自然的睡眠,對於當時蠟燭兩頭燒的我來說,能睡得這麼舒服,恐怕比任何補藥強得多。每每看到那些營養補充劑的廣告,頗覺驚悚,無論是忙到焦頭爛額的媽媽,或者是體力拚不過機器人的上班族,吃了廣告中的營養劑,馬上精力充沛地繼續工作。唉,累成那樣,不就該好好休息嗎? 說來,中西醫對「補」的概念也是大不同呀!

題外話:香港有一家茶室(是真的飲茶店,不是台灣那種"茶室"喔),貴森森,似乎也就是飲茶店,也是好吃,但貴成那樣,不好吃就要冰的(翻桌)了。奇怪,那一頓餐吃完回去,睡得特舒服,雖是吃食,卻有補藥的感覺。另外就是一位朋友請的老紅茶,喝了出微汗,通體舒暢,有如桂枝湯,也是有補到的身體感。

仲景爺爺的許多方子,平時這樣吃著,似乎也還好,一旦出現「證」了,這才瞧出那些方子的威力,小建就是其中之一:那次是小孩得了腸病毒(請見此文),用了小柴胡湯,妹妹好了,哥哥卻還是發高燒,媽媽茫然不知為何,直到傍晚他說肚子痛,這才想到:

七(72)傷寒。陽脈濇。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與小柴胡湯。

條文中是先給小建,再給小柴,想說既然給過小柴,那就再給小建,沒想到,居然高燒就退了。當時的我真是感動莫名,喜極而泣呀!

小建中湯是桂枝湯底,芍藥的量加倍,配以大量的麥芽糖,那麼大量的芍藥,就曉得對解除腹痛有幫助,但是開經方對證之下,不會只是症狀治療,當晚燒退了,睡了一覺起來,看上去完好如初,甚至於更精神,昨天整日的高燒宛若一場夢。

此外,女生的經痛或更年期也可能用到小建。以前月經痛處理得差不多後,偶爾月事來還是肚臍下方悶痛,人也是有種悶住不通暢的感覺,通常是月事來前後一兩天,伴隨眼睛酸、人容易疲倦,那就小建中湯囉。龍老師說,脈是偏濡(軟、塌),而且雖然本人覺得小腹是略緊繃,但是那個脈卻是讓人感到下焦空蕩蕩的感覺。老師從學理的角度解釋:「小建中湯的整個藥性結構跟這整個人肝的氣,以五臟來論,小建中湯與肝臟有直接關係的,就是說,白芍在揉肝,桂枝在舒肝,所以小建中湯眼睛酸就算。」對了,如果更疲累,或者月事來了以後還滴漏,會加炒黃的仙鶴草—這也是龍老師的指導。

那麼,同樣是手腳掌煩熱,也是燥熱,為何不選溫經湯,畢竟已經靠近更年期了,嗯,身體感不同,以辨證來說,溫經湯會嘴唇乾(醫案在此),小建則是比較容易嘴乾口渴,嘴唇並不乾,而且可能會有 (容易疲倦/手腳酸/肚子痛/喘/心悸) 的症狀,括號中的症狀可能有也可能沒有,看能不能搭得上,以我本人來說,容易疲倦、易喘、心悸、走沒幾步路就腳酸。小胡提醒我,應該還會搭上臉色發黃;嗯,這就是傳說中的"黃臉婆"?

同理可推,生完小孩,處理完急症以後,若是有對上小建的主證,坐月子也可能用到小建的。自己的小孩都上國中了,吃小建(或當歸補血湯等等)都還是有一種補坐月子的心情。

差一點忘了,成年以後有一種毛病--忍不得飢餓,一餓起來就很不爽,更餓連手都會抖,聽說這叫做心陰不足,換言之是心臟氣血兩虛,這也是小建中湯證之一喔。

七(74)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小建中湯.jpg

圖片說明:小建的生藥部分即桂枝湯,但芍藥加倍,煮出一碗湯來再加入一碗的麥芽糖。莫說良藥苦口,其實甜到這等地步的藥,根本喝不下去,以前大概是放四分之一碗吧,效果也是有的,後來找到一款麥芽糖,聽說是古法柴燒,不甜膩,可多放一些(照片中的麥芽糖為示意圖,實際煮藥會用大約1/3碗的麥芽糖)。聽到「遵古法」就跟「有機」相仿,價錢馬上跳一大格。所以,為了顯示豪氣,不能吃苦的朋友光臨寒舍,都是奉上一杯小建中湯。

IMG_20171002_三重阿伯.jpg    IMG_20171110_竹柏苑.jpg

圖片說明:這家的麥芽糖很特別(第2張照片,前一張用的是普通麥芽糖),化入湯劑後,並非完全與藥湯融合,而是看起來像雲霧繚繞。此外,小建是唯一一款能夠冰過以後加熱再喝的煎劑,其他都不太能接受,頂多就是煮好後,用保溫瓶裝起來,當天就要喝掉,有些方子,例如真武湯,放超過半天便覺得弱掉了,現煎現喝。

最後,小建雖然號稱國民補藥,但總有人無福消受,以前老師會碎念說:「小建是什麼人都好,就是有裏熱不行。」我呢,這會兒又是趕上了,有一陣子吃了小建,小腿前脛骨會又癢又發紅疹,皮膚又龜裂(見照片,不過這是稍微好一點的狀況),至於是如何治好,此是後話。

20180309_前脛骨皮膚歸裂.jpg

後記:以前聽助教說,出門旅遊不免比平時勞累些,小建中湯正派得上用場,但我一直覺得,用薯蕷丸頂著也還行,後來有一回學妹來玩,做主人的我很喜歡請客人喝小建中湯(煎劑),尤其學妹看起來相當適合。那兩三天東奔西跑又睡眠不足,學妹的臉色看起來還不錯,自覺精神也還可以,自己也覺得體力頗充足,看來,小建無論是居家或旅行皆宜,不負國民補藥的美名,只是不曉得科中效果如何。

#溫馨提示:以上只是個人用藥的一點點經驗,並非教學文,也不敢保證用法一定正確,請讀者斟酌。 至於文中提到「中醫」者,原則上只包含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的範疇。

#如果您願意分享醫案,懇請至個人臉書

arrow
arrow

    We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