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藿香正氣散,說是家庭常備良藥,然而堪稱家庭常備良藥者很多,我心中的第一名是理中湯。

以用藥的廣度來說,真武湯、柴胡劑用得多,若是以頻率來說,理中湯名列第一。說也奇怪,吃得這麼頻繁的藥,卻遲遲未寫到,可知,越是尋常的東西,雖然重要,卻也容易被忽略,嗯,我說的是空氣跟感情啦。

開始上中醫課後,很快地就知道自己很明顯有理中湯證,甚至於根本可以說脾胃屬理中系,「理中」顧名思義,就是調理中焦,以吃藥的藥感來說,大約是肚臍以上胸口以下的區域。

一開始對理中湯強烈的印象是,經理請大家吃冰,那時已經好一陣子不太吃冰了,但是大家都吃,總不好拒絕,一碗吃下去後,額頭痛起來,這種情況也曾發生過,只能咬牙忍受,直到疼痛退去。這一次,不知怎地,突然腦中閃過~~~理中湯~~~,抓過科中的瓶子吃了3瓢(3g)? 說時遲,那時快,額頭的疼痛一分一分地散去。

雖然好了,卻十分不解,畢竟理中湯的主證是拉肚子,為何會治到吃冰的額頭痛? 前去問老師,心下想考考他,便先問說為何吃冰會額頭痛?  他答曰:「不知道耶! 那妳是吃什麼藥? 理中湯?」我難掩驚訝的神色,回曰:「是理中湯,但為什麼是理中湯呢?」答曰:「有好嗎?  既然好了,理論可以後設,先開對藥,之後自然會懂為什麼。」

然而事隔多年,仍是不知為什麼,吃冰額頭痛的情況也未再發生,興許是因為日常把理中湯當保養藥在吃。

什麼時候吃? 當然是有症狀的時候吃囉! 最明顯的主證是拉肚子,尤其是吃了冰(生冷食物)就拉肚子,差不多就能吃理中湯,當然最好是把脈確定一下,脈濡而弱,也就是說脈軟軟的、沒力沒力的,如果是脈急而促。那可能偏向葛根黃連黃芩甘草湯。若是脈沉,手腳又冰冷,那就用理中湯加(炮)附子囉。到了「下利清穀」(大便還有食物的原形),那就是四逆湯的方向了。

說到吃冰,曹穎甫說:「《桂枝湯》實為夏日好冷飲者而得表證之第一效方」,他的醫案也是有拉肚子的情況,可是在台灣看到的多半是理中湯證,想來想去,可能是因為台灣人(尤其是都市人)的脾胃多半不是很好,而當時人的體質可能比較強健,因此同樣吃了冰,強健的人可能還有餘力頂出來,所以形成桂枝湯證。總之,這種問題也不必糾結,經方是抓主證的,有表證用《桂枝湯》,偏太陰用《理中湯》,二者看起來都有,加上心下痞鞕那就用《桂枝人參湯》;或者簡單來說,以脈定方,脈浮用桂枝湯,脈濡而弱用理中湯。

題外話:原本我對桂枝加人參湯感到困擾,畢竟這樣的主證似乎不太會想到這個方: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裏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更何況我們根本不會對有表證的人用下法。後來有一回跟朋友聚餐,某位朋友恰巧感冒,仍點了一杯冷飲。突然意識到,這個證很可能被創造出來的,比如說,得了太陽病(有表證),又喝了冷飲(下之),那麼就可能有後面一串的故事。

一般的說法是理中湯證應該是肚子不太痛,然而實際遇到的情況也是可能肚子很痛。往往辨證半天,辨出個方子來,但直覺上就是理中湯,其實,看人的樣子,根本就是「理中臉」。「辨證優先」的信念在這一條上破了功。思來想去,可能是因為台灣人的脾胃多半不是很好,第一時間沒治,或沒治好,拖個一兩天,自然形成理中湯證了;或者說因為脾胃屬理中系,就算是因為吃壞肚子等原因,只要強化了脾胃的功能,自己好了也說不定。

有證當吃藥,日常生活沒病也是在吃,以台灣人的日常來說,吃冰、呷涼,吃生菜、水果是家常便飯,用理中湯來保養那是自然而然的事。老師建議同學不要直接買整瓶的,炙甘草、乾薑、白朮、黨參,各買一瓶加在一起和一和,或者依個人需要加減比例。的確,直接吃成方,會覺得藥性hold在胸胃的那附近,過一陣子才散去,聽說這是紅參,而且不是好紅參的效果;單方配藥吃起來就不會,畢竟是嘴刁之人,當然是自己配。

其他三味藥用科中沒有問題,但是白朮,會用生藥打粉,或者加蒼朮,變成平胃散(舌苔白)的結構。說也奇怪,仲景爺爺說是湯的,原則上就用湯,而幾乎所有的用方一開始會先用煎劑,確定療效後,之後圖方便才用科中,但是理中湯卻不曾用過煎劑,也可能因為如此,脾(腸)胃藥比較會用生藥打粉或科中,只是吃過的方子中,唯獨《旋覆代赭石湯》例外,科中跟煎劑簡直像是兩個不同的方子。

吃著吃著,感覺自己的腸胃是好很多,以前動輒拉肚子的情況少矣,同時也體會到,吃藥可以改善脾胃的狀況,但是不能讓脾胃強健起來的,無論如何,椅子是脾胃(消化)功能的大殺手,平時還是得多動一動。

話說,理中湯雖然好得不得了,但也感覺這不是「補」的藥,可能是自己平時少吃生冷,這藥吃久了會有點燥(熱),小胡說可以加半夏,那就成了補藥。那為什麼加半夏? 可能是如同《黃耆建中湯》「肺氣虛損者,加半夏三兩」,這個半夏是除痰,讓藥進得去,取其開路之意。那麼,之前加了砂仁以幫助消化,等於加二味藥,問題是,藥(粉)吃下去會感到進到胃中,這不是好現象。後來呢,心想自己有心悸的問題,那就再加茯苓,怪了,吃起來很舒服呢!  問題是,為什麼呢? 小胡的想法是,那可能我的問題是偏水而不是偏痰。

這樣的調整,日常吃起來當保養,標準的理中湯證,還是不要加減為宜,感覺上力道會減弱。

平日標準版理中湯是隨身攜帶,到了寒冷地區,冷起來也權充保暖藥用。(禦寒小物)

此外,還有一種療效是我完全不能理解的:以前吃了小建中湯後,小腿的正前方,大約是胃經上,皮膚龜裂並奇癢,吃理中湯可以止癢。(請見此文)

另外有一個應用或說加減,可能很常見--《理中加黃耆湯》:

十(23)太陰病。不吐不滿。但遺矢無度者。虛故也。理中加黃耆湯主之。

原本是把這一條歸在微微地拉肚子,但是有一陣子老是每天上大號不只一兩次,問題是又硬又不順,有一天坐在馬桶上,靈光一動,這不正是「遺矢無度」? 自己原屬於「理中系」,便來吃吃看,沒想到一試成主顧,從此,蔬菜水果就不再是人生必需品了(蔬菜水果是人生的必需品?)

吃蔬菜水果和吃理中湯有什麼差別呢? 身體感覺的畫面是:當河流被土石淤積、卡住需要疏通時,工人努力工作,累得很,動不了,此時有兩個作法,一個是鞭打他們,讓他們加緊趕工,另一種方法是讓工人吃飽、睡好再上工。蔬菜水果是鞭打法,而理中湯(或再加黃耆)是後者,賢明的人就曉得,鞭打一次兩次會有效,打久了反而更動不了。

*****

此外,介紹一個龍老師的醫案,小胡說這是打死也開不出來的方子,那我更是別想了:

某日,小胡拔完罐後過兩天,喝到朋友請的冷飲(奶茶),喝下去之後就開始胃痛,而且是從胃牽引到後背,再牽引到兩脇。是一種抽痛悶痛感。因為是喝冷飲造成的,就用理中湯解決。但理中湯吃了兩次之後(中間有加過茯苓生薑),胃的悶痛是好多了,牽引到背和脇下的背沒有好。索性就用小柴胡加理中湯,一併處裡,吃了兩劑,脇下悶痛抽痛依舊,牽引到背依舊。晚上睡覺的時候會有心煩感,吃了一些黃芩黃連解掉。

隔天發現右脇的悶痛感較明顯,就用拔罐拔痛點,並改用柴龍牡,右脇的悶痛明顯好轉,吃了兩劑之後,開始拉肚子,可能大黃的量太重,拉了一天,便水且臭。

脇痛基本沒有了,拉肚子也停了,胃的悶痛剩下一點點,但是變成胃的正後方到脊椎那邊有悶痛抽痛感。對了一下位置,大概是這次拔罐的下兩節脊椎的地方。這個抽痛感有點難解掉,而且也較胸痛徹背的位置(註)為低,有點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註:膻中正對到後背的位置。

把這情況跟龍老師說,他看了一下舌頭,前方齒印較多,對了一下脈象(右吋弱,右關濡,右尺正常),開出的方我打死也想不出:補中益氣湯+乾薑+枳殼。

補中益氣湯加乾薑就等於是跟理中湯的合方,理中湯的暖會從胃到背後還有兩脇走。這藥的走法,從胃開始,往整個側邊、後面走,那感覺的意象,是喝了冰水之後,胃有一個藍藍的球形寒氣,中間是一坨,然後旁邊蔓延長很多樹枝狀的分支,喝了理中湯就把中間那坨慢慢的變成紅色的,但是旁邊蔓延的藍色分支還是很讓人不舒服,喝了補中益氣湯加理中,那個暖就會散開來,把這些藍色分支慢慢消滅。

 

理中湯.png

arrow
arrow

    We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