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心想事成」是有竅門的。
後來聽說了「零極限」,看了書也感到納悶,這樣的動作跟我媽媽拜媽祖、拜公媽有差嗎? 那為何人家可以練就那樣的法力,而我的長輩們卻一直生活不順遂呢?至於本人,聽起來很簡單的事呀,可練來練去不成名堂,安慰自己沒慧根就放棄了。後來,發現練莊子跟練夏威夷大法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後者沒有身體感。原本練習不辯論是咬著牙的,後來能大幅降低辯論次數,是每當話一說出去會有撞牆感,同一個人常會給我撞牆感就知道避之為妙。諸如「責任感」(不是一般人說的那種責任感喔)、「順序感」、「謙虛」、「看到自己的行為」、「黑暗面」…,並不是我知道了這些事,了解其中的道理,而是感覺到了,再弄成語言講出來。比如說,並不是認定辯論不好,而是說:「對不起,我弄錯了。」又順口又舒服,「應該是…,可是…,一定是…」這種理直氣壯的話,不愉快。說起來,練莊子跟吃中藥的身體感有點類似,最主軸的感覺是變輕變鬆了。
題外話:談到讀書這件事,近幾年來,小妹發現自己好像也是從有道理的書到傾向於偏好有身體感的書,例如以前很紅的「與成功有約」、「秘密」之類的,就屬於覺得很有道理,但是本人比較沒有身體感的書。
可是這些練莊子的身體感能帶來什麼「好處」呢?嚴格來說,好像沒有耶。只是要「心想事成」好像不一定要練莊子,練「心想事成」是有竅門的。
不過,直接練心想事成好像會有點問題,隱約覺得,這個順序有點怪怪的,主觀的我要東要西也能得到,可是大宇宙賞給我的好像比自己想的更好,彷彿聽到老天爺對我說:「Wendy呀! 妳的眼光就這樣呀? 來來來,我給妳更好的。」這是小妹常有體驗,所以反而常常想要等老天爺的「指示」,焦躁的個性改變許多,就像電影說的,讓子彈飛一會兒。因此,日常生活也懶得這個也想、那個也要,好像是說,如果這一生是來造一架能到月球的旅行機,那麼大宇宙給我一套綜合方案比東要一個零件、西要一個工具來得好。或者說,與其我想要什麼,不如說我想知道「身體」想要什麼,身體想要的比較是真心?
以上大概是前幾年對於「心想事成」的感覺,最近發生了一件事情,才曉得原來小妹一直使用某一個竅門而不自知。小妹來自台灣的傳統家庭,女人、小孩的需求完全不被重視的環境,就算自己再努力也隱約有一種「我不值得」、「我不配」的念頭,不敢追求遙不可及的夢想,也不敢夢想與極出色的人做朋友,想要有錢卻不過是怕窮的代償;在生活中,想要什麼都得「師出有名」,都要有「正當理由」,小的事情,例如跟媽媽要五角買一根冰棒,都要說出一堆大道理說明買冰棒的必要性,大到像是讀書能有更好的前途;說起來也不過是嘴饞想吃冰棒,也只是喜歡讀書而已。就這點來說,覺得老天爺真是好,祂比任何人都疼我,只有跟祂要東西不必說明理由,像一個驕縱的女兒向父母索取禮物,只是有個前提,那得是自己真心想要的東西,是不是符合道德標準一點都不重要。
題外話:關於是否真心想要,或者說是不是靈魂的呼喚,在「療癒密碼」也討論過這個問題。而小妹的心情也極其類似,檢視過去的人生,似乎有一種習慣,剛開始有一個夢想,覺得是遙不可及,雖說如此,小妹最後也能達成,可是,按理說達到夢寐以求的東西不是該感到喜悅嗎? 不是的,心中反倒是索然無味起來,於是就再設定另一個艱難的目標來挑戰,或者撐不住而大病一場。因此,小妹檢視真心想要的東西或目標,標準就是得到那樣東西時內心的感覺為何,平和喜悅那就是,失落,甚至於是一個負擔,那就不是了。不過,小妹更希望的是,一開始就能認清楚是否真心想要,尤其,這一趟人生要完成的價值是什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