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能進,在某種情況下,後退也能攻擊。

觀察到這事兒有好一陣子了,當與某些人聊天或談事情時,對方會突然冒出:「啊! 我不知道啦,或者我不清楚。」等等,特別是在討論特定的事情時。有的人講出這種話時,並不感覺到不舒服,有的人甚至於想跟他講更多,然而有部份的人,卻感到被這話刺傷了,只是被刺傷的程度不一。小妹完全不能理解這種情況,只能默默地被刺,也不知如何是好。朋友S說:「會不會是因為對方講話有酸味?」也對,仔細回想,會感到不舒服的這種話,對方的態度的確怪怪的。只是,如果單單是酸話,一笑置之也罷,為何要感到不舒服?

直到某一天,舊友H來訪,聊到他的生活經驗,許多人對著他抱怨或貶低自己的時候,其實是一種攻擊,要求聽者(H)要對他(H的朋友)更尊重或更好之類的,甚至於根本就是在表達對聽者的不認同或不滿或不屑,H給了一個名詞曰:「退後式攻擊。」換言之,看似在退後,其實是在做攻擊的動作。

這下,真是一語提醒夢中人,當說明某些事情時,同樣是聽到:「我不知道這個啦。」有的人讓我讀到的訊息是一種謙遜的態度,對方表達的正是字面上的意思;有的人在對於自己的無知感到尷尬;至於讓小妹受傷的人則是在說:「別再說了,這些事我一點都不想知道,」或者更進一步是在說:「妳知道這些事情,是有多了不起呀?」

知道就好辦,既然知道對方在攻擊,若不想抄傢伙和對方火拼,還是閃避為妙,更何況,通常這種人並不值得愛,能閃則閃。

後來,小妹在思索關於不辯論的練習時,自然聯想到好辯者是有分顯性、隱性,顯性者即口頭上直接辯論,隱性者口頭上不辯,但是心中還是深不以為然,或者如前面說的,用退後的方式爭論(總之,就是不認同你的意見);還有一種退後式的攻擊更加慘烈,努力問完你的意見後卻完全不照做--並非本人的意見是金科玉律,只是問話的人,只是單純地要「問意見」,並非真心要來「聽意見」,這對於表達意見的人是很傷的,無效的談話等於把能量都浪費掉了,莊子教我們要過省能源的人生,浪費能量的事就別做了吧。反之,若是不想參考人家的意見,小妹也不會基於禮貌或隨性任意地問別人問題。

之後,老師談到這個問題,給了一個名詞叫「passive aggression」,意思跟「退後式攻擊」相仿,也就是說在口頭上不爭辯,卻完全不認同你的看法。另一方面,很「努力」把事情做爛,比如說,不直接拒絕你的請求,而是努力地找一些原因來無法完成這個請求。就算不知道這個新名詞,我們也都曉得「強摘的瓜不甜」,硬著盧人家結果通常不會好,因此,很靠近小妹身邊的人大概都聽過這樣的請求:當小妹拜託對方幫忙自己做事,如果有一絲絲的不願意,無論基於什麼樣的理由,千萬別答應,拒絕並不傷感情,只是讓小妹小小地傷一下心,反正還有下次嘛,但是答應不樂去做的事而把事情卡住,這樣比較容易結仇。

寫這篇文章,思索的重點並非在討論顯性或隱性的辯論何優何劣,只要是辯論都是不行的;小妹在意的是:檢查自己是否有隱性的辯論心而不自知,此外,確認自己是不是認得出隱性的辯論者,對於這樣的人還是避開為妙,否則浪費時間不說,若是不小心沒認出來,反倒激起自己的辯論心了。另一個點是小小的好奇心,為何有的人是顯性而有些人則偏向隱性的辯論呢?

後記:本篇是2014年3月就寫成的文章,後來經歷了一些事,有了新的體驗,於是改寫後登出。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後退式攻擊 passive aggression
    全站熱搜

    We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