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終極目標是「開悟」? 別想得那麼遠,先讓自己「長大」,做一個大人吧!
有一回與朋友聊天,提及她與婆婆相處的情況,倒也沒對媳婦多不好,只是婆婆的一些「小」情緒惹得她很苦惱,心下不安。這位朋友是良善之人,雖然苦惱卻也莫可奈何,要是把這樣的婆婆給我呀,把莊子《養生主》及《人間世》的內容一招一招地拿出來練,最後的結局,多半是會很感謝婆婆喲。可是對方並非練莊子的人,這些招式講出來恐怕用不上,只是淡然地安慰對方,其實,聽起來怎麼覺得這個婆婆其實從來沒有「長大」過,長大的只是身體而已。如同台灣俗話說的:「老人囝子性。」(意指老人個性會變得跟小孩子一樣)。
題外話:助教告訴我說,講話喜歡潑酸帶刺的,多半是加味逍遙散證。這個可有點為難了,若是中年以下的女生,用加味逍遙散當起手方聽起來很對路,但是修行這麼多年了,還攪得動嗎?
這位婆婆不是孤立的個案,打從自己有意識以來,總是不能理解,大人們對犯錯、不乖的小孩要處罰,那麼對於不懂事的大人們,誰來教訓他們呢? 放眼周遭的大人們,不懂事的、比小孩更「小孩」的,比比皆是,就像走在路上很容易看到厥陰人或少陰人(註)一樣。
註:請參考「妹妹的厥陰人生」、「我的厥陰人生」、「少陰人」。
真的是想什麼來什麼,恰好最近聽了「羅輯思維」的視頻節目,其中一集探討的主題是:「你是巨嬰嗎?」就是那種只有身體長大,人格還停留在小寶寶階段的人。武志紅老師在「巨嬰國」一書提到嬰兒期的人格結構在很多中國的成人裏都存在著,台灣人當然也不例外,而他對於嬰兒的心理特點定義是:
1.母嬰共生:新生兒要完全依賴母親張羅,主觀意識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之間的區別。
2.全能自戀:我是神呀,只要念頭一轉,不需自己動手,就會有人伺候我,符合我的需求。
3.偏執分裂:認識世界的方式只有兩個維度—好人/壞人,我是神/我什麼都不是。
在莊子書中,這些都是要練掉的呀!
以母嬰共生來說,這不陌生吧? 到處一堆媽寶男,發展不出處理複雜關係的能力,總是要媽媽出馬。以前我總以為被依賴的對象都是媽媽,後來發現,有些對象是改成太太或特定朋友。這個似乎有性別差異,女生比較少看到,至少本人與周遭朋友似乎不太見到,女生的問題多半在「人跟人的邊界是分不清的」,具體上是表現在婆媳(或說夫家人)的關係上,比如說段子中提到,媳婦與姑嫂、婆婆鬧矛盾,要找老公麻煩的。這在台灣也不陌生吧? 這件事情剛好有一個好範本讓我避過了,剛開始與婆婆鬧不愉快時,心中忐忑不安,怕老公責怪,沒想到他居然一句都沒提,按理說公婆是會向他抱怨才是,可是話也就到他這兒,相當於他給我一個示範,我跟他家人的關係是我們的事,不必把他攪和進來,那麼,事情就簡單了,我自有方法來處理,反之,我跟他家人之間有什麼問題也不會拿來煩他。所以說,這種情況反倒是老公幫助我成為「大人」了,兩個大人很好相處的。有了小孩以後,平常小孩與公婆相處融洽,若是彼此抱怨,我也不會出面協調,他們之間的關係由他們自己決定。
還有一種無法處理人際關係的人,典型的狀況是,比如說父母吵架了,就要小孩當傳話筒;別說一般人,就連做到單位長官了也是如此,跟別的單位主官鬧矛盾,明明該主管去協調的事,硬是讓屬下去傳話,屬下夾在中間好難做人(不過,如果當這種人的屬下,倒是可以練《人間世》的招式)。這不少見吧? 自己的關係自己不能處理,還要別人來出面,只有未成年的小孩才需要大人協助的,好嗎?
其次,母嬰共生的心理結構還會產生一種彼此之間的關係都要管的情況,比如說,A與B不合,A與C是好朋友,那A就要C不可跟B往來。這個大概是天生的吧? 從小學開始就不能理解這種行為:就是某個同學來要求我不可跟某某某在一起玩。對我來說,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一組關係也都是獨立的,這管太多了吧? 可是這還真不少見,從小學到出社會,這種狀況都不曾缺席過,真不誇張,到了中年了,都還會遇到這種狀況,連我女兒都說:「媽媽,這不是幼兒園小朋友才會做的事嗎?」
另一項母嬰共生的心理結構會產生的行為是「嘮叨」,這是我今年想要改掉的習慣。聽羅胖說的,「嘮叨」是一種超越邊界的控制性的咒語。說是「咒語」還真是傳神哪,君不見,當唐僧唸起緊箍咒,不消多時,法力如此高強的孫悟空立馬就範,何況是我們凡人哪! 基本上,「嘮叨」就是一種控制呀,而且,對於越靠近的人越容易嘮叨,比如說,看見路邊有人抽煙大概不會對他說什麼,可如果有機會認識的話,大概就會動念勸對方戒煙了,好像只要是「認識」就對別人生出了「控制權」一般,這個別人若是自己的老公、小孩、家人,那似乎就更有權了。所以說啦,華人的年輕人才會那麼討厭過年呀!
有一回問兒子女兒,為何阿嬤問你們要不要加件衣服時,要那麼不高興? 兒子說:「這都是阿嬷擔心的幻想啦,根本就不冷。」女兒說:「阿嬷不是要問我們的意見啦,她只是要我們多穿衣服而已。」
那麼,做為家人,基於關心對方,提醒也不行嗎? 當然可以! 那差別在那兒呢? 嗯,這很難,也很簡單,只要聽的人不舒服就是「嘮叨」,沒有不舒服就是「提醒」。
今年,想把「嘮叨」這個習慣改掉。
至於「全能自戀」,自覺似乎不太有這種心理傾向。
第三個嬰兒的心理特點是偏執分裂,看外在的世界用二分法,等於是沒有灰度,所以只要別人的行為、觀念不符合自己的設想,就會用極端化的方式來表達(或者說攻擊),小嬰兒就是這樣呀,餓了不給奶就大哭呀。要找到一個外在惡意的魔鬼,然後遷怒過去。
莊子在《齊物論》提出的修練是不辯論,漸漸地看待外在的人事物會出現「環中」的思考。這一件事情也是今年想重新練起。只是有一點感到困擾,原本自己有許多的「觀念」,當別人不符合這些觀念時會加以批判,可是學了莊子,還是有莊子的一套,當別人不符合莊子的規範時,又會批判人家。比如說,練了「不辯論」知道不該起爭辯心,可是看到別人辯論了,心中又不免評論對方,這不也是一種「辯論」了嗎?
雖然作者將嬰兒的心理分成三項,其實,基本上,有一個很共同的特質,也就是「要求這個世界合我的意」,「這個世界」包括人、事、物。這麼說來,要「轉大人」很重要的一步是「不要求世界合我的意?」今年基本上特別要練這個,細節日後再聊。
回想起來,莊子好像沒有提到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可是從文章中可以感覺出來,他是相當地「個人主義」的,並不把個人綁在或溶在群體中,況且整本書談的修練的都是「自己」本身,而不是心向外,就像前面講辯論一事,「不辯論」是用來要求自己,不是用來要求別人,這也是今年希望能做到的事。
跨過了年,妹妹給表妹做了檸檬杯子蛋糕,祝她生日快樂,蛋糕是爸爸媽媽及阿嬷吃掉了,
因為表妹遠在大陸。媽媽心中喜滋滋地想著,自己生日時,妹妹會不會也想到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