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是什麼呢?
日文的「さむい」,查字典其語意為:氣溫過低所引起的不快感,漢字寫成「寒い」。而我們要講這種感覺,是用「冷」,究竟是從何時演變過來的? 我也不知,只是,當天氣很冷很冷的時候,講「さむい」比「好冷」更有語感。
仲景祖師爺在講「寒」的時候,也是描述一種主觀上覺得冷的感受,比如說太陽病篇第一條提綱就說:
六(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也用來描述寒氣:
十一(72)傷寒。手足厥逆。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加人參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者。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附子湯主之。
若是描述客觀的冷,比如說手腳摸起來冰冷,他會說「手足厥逆」(「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現在講「寒」好像比較傾向於描述一個人因為累積過多寒氣而形成的體質,俗話說的「冷底」。
所以,特別容易感到冷的人,可能要先了解自己是哪一種冷(註1),平時就處理為佳,以本人來說,感到冷的同時,手指也發冷,那是當歸四逆湯證(註2),總之,還是老辦法,各依其證,以證治之。偏寒的體質要怎麼看呢? 仔細辨證比較好,若不知,簡單來說:一是,別人穿短袖,你穿長袖,別人穿薄衣,你就開始穿外套;二是,吃一點寒涼食物,例如冰、西瓜等等,別人沒事,你就開始拉肚子或頭痛之類。
(註1)聽說,有一種冷叫做「你媽媽覺得你會冷」。
(註2)四肢末端容易發冷,不止此證,需要分辨,這兒不是教學文,不多說,日後若寫到當歸四逆湯的醫案再聊。
若是突如其來的寒流,或者高山賞雪呢? 平時體魄還算不錯的人,其實用食物就夠了,多數的人應該會體驗過,冷得要命時,來一碗熱湯,就可以暖起來。喝酒就不好了,固然身體會熱起來,但酒氣行得快,一旦過了,更不舒服;更何況萬一出點薄汗,汗出當風,那更不好。聽說有人會吃檳榔來提神兼熱身,這個沒吃過,就不曉得了。眾多的熱湯中,我個人最推薦的是”味噌湯”,不要過熱地喝,免得一喝冒大汗,暖暖地存在腸胃中,緩緩地放出暖意,早餐喝了撐到中午都還行。不得不讚嘆日本人發明這種了不起的食物,保暖又增元氣,大病初癒不宜大吃大喝,首選是粥油,喝點味噌湯也不錯呢! 對了,粉泡的可不算數,自從在日本喝了味噌湯,變得會挑剔了,有點偏心地愛用日本原裝進口的味噌。其實,小時候感受最深的是熱豆漿,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就沒有這種感覺了,只剩下熱度跟飽足感,缺少那種把元氣也提升上來的感覺。
題外話:如果住在大觀園中,有人幫你暖酒,出了汗,有人伺候你換衣服,又待在房子裡,那麼喝酒當然是不錯啦! 更添詩意。
回中醫的主題,天氣冷吃甚麼呢? 有證可辨當辨之,若單純因為天氣冷,我個人的首選是《理中湯》,以前會覺得是《四逆湯》,這兩個方子只差一味藥,前者是炙甘草、乾薑、白朮、人參。後者將白朮換成炮附子。其實這兩個方子吃起來都會比較不冷,但是作用的方式不大一樣:理中湯像是放一個懷爐在肚子,慢慢地釋出暖意,往外擴散到全身到手腳;四逆湯就沒那麼明顯,只是均勻地覺得沒那麼冷,手腳也不那麼冰,全身性地回溫那種感覺。
那為何選《理中湯》? 其一是個人的偏好,就像是味噌湯那種緩緩暖出去的感覺;其二是台灣的冷通常帶濕,大家普遍有這種感覺吧? 天冷的難受有一部分是來自於濕,所以天冷+濕氣重,用白朮、蒼朮各半,以增加除濕功能。都說朮可去脾胃之濕,可是不知怎地,去了脾胃之濕好像也可減輕全身之濕。
聽說科中多半是用紅參,老師上課提醒大家最好不要買現成的,最好用單味藥來配,一開始不聽話,吃了後整個悶在身體中軸,不甚爽快,後來自配理中湯,用黨參,果然沒有悶住的感覺,更何況黨參便宜多了。
至於常聽說的生薑紅糖湯,喝的時候也是一陣暖意,問題是一般人肌膚並不緊實,恐怕容易冒汗,若是寒氣已進來,先喝一次或可權當桂枝湯之意,最好還是別一直喝,開了汗孔又遇寒也不好。以藥性來說,乾薑比生薑暖,單純禦寒保暖,還是偏愛理中湯。那有沒有人吃不得理中湯的呢? 當然有這個可能性,只是以台灣的環境加上 一般人多吃水果、飲料等寒涼食物,大多是能吃的。
題外話:平時酷愛煎劑,可是理中湯這麼常吃的藥,卻不曾用過煎劑,對照的是小建中湯,從未曾吃過科中。此外,運氣好,很早就開始吃理中湯,這是一個吃起來很有感的方子,也因為自配科中,吃起來藥感又清楚,很快地自動調整成自己喜歡的比例,自此,只要常吃的藥,往往很容易調整劑量。
後記:話說回來,既然為難,何不用理中湯+炮附子呢? 仲景也是有方為《理中加附子湯》,如果有證當然可吃,或者天氣轉涼就容易鼻子過敏,噴嚏連連,那這是個好選擇,若是單純禦寒,要不要用《理中加附子湯》? 好像也想不出加或不加的理由。至此,似乎給自己出了一個難題:《理中加附子湯》就等於《四逆湯+白朮》,差別只在於四逆湯中炮附子獨大,理中湯則是全部相同比例,差那麼一點炮附子,治的證就不同,這個作用點是什麼呢? 此外,只差這麼一點炮附子,為何仲景祖師爺要寫《理中加附子湯》卻不用《四逆湯+白朮》?
20180222後記:差點忘了薯蕷丸,有興趣者請見此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