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上中醫課以後,印象中,第一杯喝的是麻黃附子細辛湯。
十一(21)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當時發燒、全身酸痛、喉嚨更是痛到很想割下來,我是老病號了,這種情況估計是至少要退個燒,鎮痛消炎藥至少吃個幾天,再吃個幾天症狀治療的藥,折磨一個星期是跑不掉的,喉嚨痛多久那就看運氣了。症狀看起來像是助教介紹六經中少陰症的主方之一的麻黃附子細辛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煮了藥,藥的味道聞起來有一種舒服感,喝一口湯喉嚨痛就退一分,喝兩口退三分,再喝就感覺到腳的酸痛一寸一寸地縮回來,喝完時,全身感到輕飄飄地,才意識到不燒了,喉嚨痛、手腳的酸痛都退掉了,有微微的虛弱感,躺在床上約半小時就覺得精神好得很,於是帶著小孩到公園去玩了。
從第一次喝麻黃附子細辛湯到老師真正教到少陰篇的這個方,大約是將近2年後的事了,回想起來自己還真是視死如歸,聽個大概就直接用藥了,不然以當時的身體狀況實在不應該用麻黃劑,可是若怕東怕西又開不了藥,真是左右為難,有點憨膽算是運氣好,有成功的經驗,日後比較敢下手。
無論如何,有幾點額外說明:
1.用麻黃劑還是得留意麻黃禁忌。可話說回來,真對證的時候,就像老師說的,「有病則病受之,無病則人受之」(也就是說,有病治病,沒病殺人),似乎也沒什麼副作用,後來再用到其他很猛的方也是如此。不過,有心悸病史的人最好還是選用麻黃附子甘草湯為佳。
2.辨證上,還是要注意是否有少陰病的其他主症,例如脈沉細、但欲寐、小便色白、尿不出來之類的。只是,得少陰病真的會˙變˙笨,加上本人是麻附辛的老病號,常常都是一喉嚨痛就趕快吃藥,稍有差池,病邪就轉移戰場了。小孩子扁桃腺的喉嚨一般不會馬上想到少陰去,但還是曾看到十出頭歲的小孩少陰喉嚨痛,唉~
3.關於「脈沉」,老師的說法是不必要求,若是不耐細辛者以炙甘草取代,改用麻附甘湯,但其他醫家似乎是會要求這點,至於我本人以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用麻附辛,現下也不確定,說不定我的情況恰好是脈沉。之後開藥有留意這點,遇到沒有脈沉者用麻附甘,好是好了,但是也不能證明什麼。
4.我有個常用的辨證點,當看到對方明明覺得在發燒,問本人卻說沒有,那麼就會猜可能是少陰了。後來,若是常見面的人,光看臉色,聽講話的語調,就可以感覺對方是少陰病--那種「不想面對自己的人生」的感覺,我是深深地體驗過了呀! (見少陰人)
5.以前上課時,老師會大聲疾呼少陰喉嚨痛常有人用滋陰、消炎法來治,這種治法反而把人搞壞了。後來就曾聽到有人會武斷地說感冒喉嚨痛就是麻附辛湯,這樣是矯枉過正了吧? 學經方恐怕不能用 「最大公約數正確」 的態度來學習,就算未來人生中有95%以上看到的都是少陰喉嚨痛,如果眼前的小孩正是小柴胡湯證,那還是得用小柴胡湯。並非麻附辛能治所有的喉嚨痛,而是少陰證的喉嚨痛得用麻附辛湯才能打得準。
6.妹妹得小柴胡湯證時,她說喉嚨痛的位置是吞嚥東西的地方,而少陰喉嚨痛是扁桃腺的位置,所以也會把這個當辨證點,然而,就算沒有這個點,少陰證與少陽證或其他的實熱證差別很大,不至於認錯才是,除非病的是本人。
7.回想起來真是運氣好,第一次就有效,後來遇到病邪一直跑,而我一直追的情況,之後另有醫案報告。
題外話:第一次用藥被療效嚇到了,等到再次用藥也是有效,實在是很想哭,這麼多年痛苦的折磨是怎麼回事呀? 也因為這一帖藥,終於打開地獄之門,如何從地獄中慢慢爬出來已是後話。
照片說明:麻附辛湯的藥味組成就是方名的那三味藥,老師提醒大家,科中的炮附子量不夠,要自行補加。之後買複方的科中都會留意藥味的比例以及藥物的組成,有時候,似乎到了一種強迫症的地步,比如說桂枝救逆湯與桂甘龍牡湯就差生薑、大棗,但就無法相互替代,至於小青龍湯,半夏一定要出頭的。此外,照片中麻黃、細辛看起來量大,質量輕,其實只有10克,炮附子是15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