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題了。本來想寫去大陸吃大閘蟹的大爽事,日子過得太快,又被後來發生的事淹過去了。

這不是影評,也不是要講這部片的觀後感,畢竟還滿不喜歡人家劇透,無論再喜歡,劇透都不好,都還是自己去看過的好,就算對方詢問推薦與否,也是盡量回答喜歡或不喜歡這部片,當然啦,這也是風險很高的回答。

想寫這篇,其實是因為上週去看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記得第一次上映時,想說下週再去看,沒想到才上映一週就下片了,懊惱的心情還清清楚楚。後來大概是在學校中看過的吧? 不知那裡好,但之後會有很多回味的畫面,明明叫 A Brighter Summer Day,全片卻籠罩在一種灰澀、幽暗、鬱結的氛圍中。至於張震,那真是一個小男生長得好的極致呀! 後來,曾在中山堂再看一次,版權聽說是外國人的了,連字幕都是草草地打在側邊,然而,滿滿都是人呀!這一回,聽說是復刻版,果然畫質好很多,也補回許多以前版本剪掉的片段,因此故事變得更完整,更流暢。在尋常的非假日,整個廳居然還坐了約三分之一的觀眾。

這讓我心動的點在於,當初大家都不大想看的片子,經過時間的發酵,漸漸地被「懂」的人認出來,真是好羨慕,好羨慕,如果能創造出什麼來,也會希望如此的。都這麼久了,還有人想看他的片子,還有人思念著楊德昌。

事情的起頭是有朋友問我是不是都自己去看電影? 嗯,這也是無奈的必然吧? 生活周遭愛看電影的人就不多,加上自己的偏好變得更為難了,比如說,從鍾孟宏導演的第一部記錄片「醫生」,就有點喜歡,後來的幾部劇情片也都看了,但是要跟朋友談到這個導演恐怕多數人都不知道他,更別說約人去看了。

這部片乍看很冷調,卻偶而會出現詭異的幽默,就像李安    導演的「飲食男女」,聽別人的說法會以為是陰暗、憂鬱的片子,結果一看卻是難得的喜劇片。講到喜劇,忍不住想到周星馳,喜劇片要拍得好看不容易,難得星爺搞得這麼久,早期的作品不偏愛,最喜歡「威龍闖天關」(審死官)、「少林足球」,「食神」還不錯,後來的「功夫」就弱掉了,之後的片子往往看了會有痛覺。有一陣子很不解,星爺看起來也都卯起來搞笑呀,為何有的那麼有趣(好看),有的卻是有痛覺? 後來,自己的解讀是,喜劇要幽默,內容就要嚴肅,背後的元素越嚴肅,與現實產生的衝突就會越好笑,此外,很怪的是,大家總是提星爺的名,但是沒有吳孟達的片子似乎就沒有那麼好看。這麼多年過去了,也還是覺得「A計畫」最好看,越來越紅的成龍,片子並沒有越來越好。陳玉勳導演以前的「熱帶魚」超~超~超~,不知該怎麼形容,最近的「總鋪師」就不便說什麼了;倒是他本人演出時,十足的喜感,就是我心目中那種很冷面的喜感,在「一路順風」中,他講話的內容是生命中很嚴肅的課題,他演來卻十分好笑。鍾導說希望以後能以他與林美秀為主角拍一部片,令人期待! 很難得國片能看到演員的表現如此整齊、出色,光是這點就值得買票了啊!

雖然預期最後會看到小籠包,真看到了還是感動,那一句「生日快樂」,是聽過的生日祝福中最感人的了。

只是,納豆掉淚的那一段,我的解讀與張大春先生訪談導演的說明不大一樣,本來每個人的解讀不必盡同,但我偏心自己的想法。

arrow
arrow

    We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