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下午茶聚會,一位同學說她不大愛看周星馳的電影。

這話,大概有百分之九十幾是認同的,但是有3+0.5+0.5算是例外,其中3=「少林足球」+「威龍闖天關」(港名為「審死官」)+「九品芝麻官」,另外兩個0.5是「功夫」+「食神」。

星爺的粉絲很多,大概也能舉出一拖拉庫的理由說某某某片很好看,相信這些理由也是很有道理,無奈人心是偏的,咱也沒辦法將之擺正,不如說說自己覺得怎樣算是心目中「好看」的電影:這分成兩個層級,第一是看預告片或者是中途看個片段時,約3-5分鐘會知道自己想不想看這部片,第一眼的直覺顯少例外;至於「喜歡」的電影並不一定取決於第一次觀看,比如說「聶隱娘」,不少人讚到天邊去,另一頭有更多的人斥罵難看死了;這個場景一點都不陌生,讀大學期間是國片賣座整個垂直下滑的年代,大學生是不看國片的,可那時愛看電影的學生卻是對侯孝賢,針鋒壁壘地分成兩派。當時很矛盾,侯導的片子雖然可以看完,可說不上「好看」,可是有多少人極端地盛讚他,甚於某些導演不諱言受到他的影響,這是怎麼回事呢? 時光荏苒,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後來的日子裡,遇到某些事,或有某些心情時,侯導的某一部片的某一幕就會浮現在腦海中,彷彿這一刻的心情(或說心境)早在十、二十、三十年前就有人先告訴妳了;另一個作品浮現率很高的人是張愛玲,就連很喜歡的李安,也大多集中在前四部作品;至於金庸的人物,那是華人共用的符碼。所以看完「聶隱娘」走出戲院時,同行的朋友問我好不好看,只能說,可能需要幾年後才能回答這個問題。

題外話:舉個例子來說,當我強烈地想跟某一事或某個觀念槓上時,那個紅包就會悄悄浮現腦海,是呀,既然這個紅包就是要拿出來的,需要那麼堅持一定要給誰嗎?    這個答案在心中無比清晰,是幸福重要,還是護衛心中堅不可摧的信念重要?

以前在家中晃來晃去,經過客廳時,電視螢幕上最常看到的是周星馳,很難理解這種片子有啥好看,為何一播再播? 直到瞥見「威龍闖天關」的片段,嗯,這片子不一樣,後來看的了完整版本只是覺得還不錯啦,事情的轉折是後來大陸網路興起,許多舊片都放到影片網上了,當然包括星爺的片子,而且是粵語版。一開始,最強烈的反差是星爺的聲音,他的聲音很好聽呀,為何在台灣要找一個那樣搞笑又不相稱的聲音呢? 那樣略帶嚴肅質感的聲音更強化無厘頭的演出。其次是語言,雖然不會說廣東話,可是周星馳用誇張的聲調念出某些對白,或諧音詞,總是特別好笑,用普通話念,就差了。

正當開始覺得星爺的片子有意思時,無奈美人遲暮,江郎才盡? 一部不如一部,後來看得都有點痛感了,連大陸人都說:「星爺,我們欠你一張票,這回我們可是還你了。」言下之意,雖然他的片子在大陸賣這麼好,可是再繼續拍這種爛片,我們可是不會再買單喔。

題外話:現在流行的是英雄片,每一個角色先當一回主角,之後再兩兩或三三對打,若是把比較有名的主角排排站,例如超人、鋼鐵人、蜘蛛人、綠巨人、蝙蝠俠、美國隊長,每回抓兩隻來對打,C26=15,那就可以拍15部片哩! 真不錯,可以賺錢又省大腦。

這會兒並不是要貶星爺,畢竟喜劇做為一種片型,很多人喜歡,但不容易,似乎經典之作並不多,以喜劇演員著稱的,如今安在? 想來想去也都是卓別林。那為何觀影時哈哈一笑的片子,多數被放到記憶的邊緣? 甚至於多年後再看就不覺得好笑呢? 個人的猜想是因為背後要講的主題不夠嚴肅(見一路順風),反差不夠大,想想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是被卓別林逗得很開心—明明他講的是那麼嚴肅的課題。講到嚴肅的課題,忍不住要說,心目中最好笑的國片並不是星爺的片子,而是「飲食男女」,對我來說這部是喜劇片呀!   然而,記得曾看過一篇影評,卻說這是一部陰鬱灰暗的片子。

還是回到少林足球吧,搞笑的橋段很多,但其中嚴肅的課題也很多,而且還很「莊子」:

首先,身懷絕技在現實社會不一定吃得開。一般人似乎有一種觀念,覺得會點什麼就該得到對應的報酬,特別是讀書考試這件事,大學要領得比高中多,碩士班高於大學生,博士生理當薪水更高些,然而除非是在學術殿堂鑽研或搞研發,否則一般工作那需要那麼高的學歷? 反而是社會中有許多學歷好的人,卻做著不需要那樣程度的工作而消磨了志氣。讀書是這樣,專業技能也是,在父親那一輩,去當學徒,學會某種技能就可用一輩子,如今社會進步得這麼快,上一輩的人已很難理解我的工作,想來也可能完全無法理解兒女未來的工作。

就像片中幾位學少林功夫的師兄弟,當初去學這個說不定覺得是可以混口飯吃的,然而放到社會中卻是成了落魄樣,這可如何是好? 學了某種技能,萬一以後不火了,甚至於沒人買單,怎麼辦?《莊子》也是有這樣的場景,《莊子˙大宗師》中,子祀、子輿、子犁、子來,結為好友,心意相通則「相視而笑,莫逆於心」,子輿病得一塌糊塗,卻還在那兒讚嘆生死的造化,就算心境很高也可能看起來很落魄的。至於片中,阿星(周星馳)提供了一個範本,做自己最喜歡的事,就算沒有現實的報酬,甚至於物質條件差,也能安身立命。這太清高,太不切實際? 那麼,以本人的經驗實在也不知有更好的解法,只是,聽過的例子中,覺得比較靠譜的是為舊技能找到新出路,就像片中,少林功夫不只拿來練身、教學生,還可以拿來踢足球。而且,那個窮到不行的阿星跟賺了大錢的阿星,其實是同一個愛踢足球的阿星。

承認事實(或者說現狀)是人生的開始。龍老師的女病人一文中,曾經提到過,人生會遇到許多的事情,也可能落入不順遂的人生,承認事實後,人生往往可以重新開始,最糟的不是事情有多糟,而是自己不肯接受這個事實(現況),以本人的經驗來說,一旦接受事實就是這樣,就會產生一種姑且稱之為「責任感」的心情,每一件經歷的事,自己都是這一事件的一個環節,無論是自己造的孽或單純的運氣不好,現狀就是這樣了呀! 體悟到這點,就會確實地對自己負責,既然自己是一個環節,自己動了,整個事件(世界)就會動了。

「少林足球」中的黃金右腳明鋒(吳孟達飾),原本對於雄哥的陷害忿恨不已,又被生活所迫而無奈地活著,直到他終於承認,雄哥陷害他固然可惡,可是當年也是自己貪心不是嗎? 是自己的貪念背叛了心愛的足球。心裡清楚了以後,現狀並不會改變,他的腿還是瘸的,但是,雖然他不能再踢足球,但他對足球的熱情並未消減,此時,就出現了一群人來成就他的足球夢,更何況致勝的關鍵--阿梅--根本不在他的計劃之中,正是天助自助者也。總之,一個人要對自己人生負起責任以後,各種怨恨就不是重點了,所謂的原諒」其實是檔次比較低的,還是回歸到前文說的消失的立場」感覺比較像。

別鬧了,人生沒有「公平」這回事。感覺上,台灣人最常用的一個詞之一大概是「不公平」。究竟我們是怎樣建立這樣的認知,覺得凡事要「公平」呢? 現實人生中,什麼都有,恰恰是沒有公平這件事。打從一出生就是一種「不公平」,別說有人含著金湯匙出生,有人連草蓆都沒有;有人貌似潘安,有人醜如東施;連成績(或是成就)難道就是公平的嗎? 聯考算是我們認為挺公平的事吧? 表面上看起來如此,等到自己上了大學才發現,大多數的同學家庭社經地位完全是我無法想像的,若不是去上大學,根本遇不上這些人,按理說,社經地位高的人占人口比例少,可是在大學中是倒過來的。

有許多的「虎媽」振振有詞地說,想要成績好有什麼不對? 嗯,能選的話,大部份的人會希望小孩的成績好,問題是這些「虎媽」們自以為是小孩成績好的功臣時,不知有沒有想過,或許妳們只是運氣好? 

有一回,妹妹聊起她教某同學功課,怎麼教都不會,語氣頗有無奈,媽媽笑一笑問她會不會覺得自己運氣好? 她反駁說自己可是有認真的。 於是媽媽就跟她說了《莊子˙德充符》的一則故事:話說,子產是一個大官,拜伯昏無人為師,他很瞧不起另一個同學申徒嘉,不願意與他同進同出,申徒嘉就跟他說,在老師的門下學習重要的是心境,而你重視的卻是官職這種外在的東西,況且這玩意兒好比是射箭遊戲,人出生前好比站在靶上,被「聰明」射中就聰明,被「男人」射中就生為男子,你不過就是被「大官」這支箭射中了罷! 結果這子產見笑等生氣(因為羞愧而生氣了),埋怨說:「幹麻這樣說人家呀。」說完,媽媽笑問妹妹說:「妳有看見自己身上插著一支『成績好』的箭嗎?」

那,我們就是條件差,人生就沒有未來嗎? 的確,現實是殘酷的,條件差的人會比較辛苦,可是比較辛苦就不要自己的人生了嗎? 好比打麻將呀,抽到一手爛牌,難道就撒手不玩嗎? 通常會繼續玩下去吧! 可是對自己的人生卻是放棄了,更何況,輸贏也未必喲,好牌也不保證贏,明明自己聽二五八筒帶六萬,可是人家單吊而且單張還自摸,無語問蒼天呀~~~~。

再來,或許自身資質不錯,也挺認真,可是面對別人或社會制度的不公平待遇呢? 答案還是一樣呀,抽到爛牌,那還要不要玩呢? 自己要不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呢?

片中,少林足球隊成軍後,不免找其他隊伍來個友誼賽,輕而易舉贏了幾次後,就有人來陰的,對手傢私(工具)很多,踢足球就像是在戰場一般,隊友大叫不公平,可明鋒(吳孟達)還是硬著臉叫大家繼續踢。來到最後一場比賽,少林足球隊受傷慘重,面臨球員不足的困境,阿星被惡意攻擊踢腫了腳在地上慘叫,裁判要他別裝了,可是真疼呀! 他卻一咬牙,笑說:「這你也看得出來。」對阿星來說,既然參加比賽了,當然要保有參賽資格囉。如此說來,難道我們就任由別人欺負? 當然不是,而是呼應前面講的「承認現狀」,你會找到出路,該做的努力全做了,剩下的就不是我們管得著的了。就算要修理壞人也是可以的,但前提是要心平氣和地修理,這是貓熊都知道的事。

電影用的是比較誇張的手法,但基本上還是在說,人生中你要不要保有參賽資格?

最強的功夫高手不是打得出去,而是接得起來。猜猜看,天龍八部裡頭,功夫最好的人是誰呢? 不意外,每當我問這個問題時,朋友們大多回答是在少林寺那個掃地僧。厚厚的五本書他也不過出場一回,實際展現功夫也就是接了喬峰一掌、慕容復一拳,可大家還是覺得他武功最高。《莊子˙應帝王》也有這樣接得住招的高手—列子的老師壺子,話說列子拜壺子為師,一日在街上聽說有另一位高手季咸,鐵口直斷,他說某人今夜三更死,此人絕對活不過五更,他急忙跑回去跟老師抱怨,唉呀,人家別的高手比你厲害啦。於是,壺子就讓列子帶季咸過來,然後好好地修理他一番,故事精彩,請自行去看原文囉!

所以說,「少林足球」中,功夫最高的人是誰呀? 對了,片名叫「少林足球」,但最後致勝的關鍵卻是武當派(道家)的功夫耶。
忍不住岔一句話,金庸小說中,最癡情的人是誰呢?

人是有「內在」這種東西的。莊子書中不斷用畸形人(尤其是獨腳)來說明事情,不知星爺是不是看過莊子,他對於把女明星弄醜還真是不遺餘力,在別的片子比較沒有Fu,「少林足球」中阿梅的「醜」有意思得多了,阿梅因為皮膚問題而感到自卑,阿星看到她卻馬上就認出她的功夫來,眼前這個醜女,跟去整容後更詭異的女人或者是最後在球賽中出場眉清目秀的偽裝和尚,對阿星來說都是同一個阿梅呀! 話說阿梅也吸引不了別人,她能吸引到的人就是跟她功夫相當、心境相同的阿星。巴菲特的投資夥伴Mengo說:「想追求一樣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成為配得上那樣東西的人。」所以說囉,一個人是什麼樣的,看他周遭的人就曉得了。

星爺的片子在華人圈有一定的地位,但是,總覺得星爺的片子沒了吳孟達,就不再好看了。功夫若沒有那個包租婆、火雲邪神、雜院中的武師們,那也是...,唉,不忍心說。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ndy 的頭像
    Wendy

    Wendy's blog

    We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