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筆記整理的緣由,請見此文。
【5-22】濕氣在內。與脾相搏。發為中滿。胃寒相將。變為泄瀉。中滿宜白朮茯苓厚朴湯。泄瀉宜理中湯。若上干肺。發為肺寒。宜小青龍湯。下移腎。發為淋漓。宜五苓散。流於肌肉。發為黃腫。宜麻黃茯苓湯。若流於經絡。與熱氣相乘。則發癰膿。脾胃素寒。與濕久留。發為水飲。與燥相博。發為痰飲。治屬飲家。
◎濕氣進來後,可能到處跑,「與脾相博(搏)」,濕氣跟脾打成一團,就成了脾濕,特性是中滿,覺得悶悶的,胃口不開,舌苔一定很厚,時方用《平胃散》,四味藥,蒼朮厚朴陳皮甘草,陳皮行氣,蒼朮厚朴去濕;張仲景用《白朮茯苓厚朴湯》,白朮茯苓厚朴,都可以把脾胃裡的水氣排掉。
◎「胃寒相將(勒)」寒氣跟胃扭到一起就變成泄瀉,又冷又濕的消化軸就是太陰病的問題,用《理中湯》。
◎濕氣往上跟肺混到一起,肺太濕太冷會變成小青龍湯證,發成咳嗽或氣痞。
◎「下移腎,發為淋漓」,濕氣往下走干擾到整個泌尿系統,就是水運化的整條路,用《五苓散》來打通,主證是小便不利,有點尿不出來,臺灣人中暑之後常常有五苓散證,因為中暑時同時中濕。
◎「留於肌肉,發為黃腫,宜麻黃茯苓湯」。濕氣堆在肌肉裡面,會發為黃腫,用《麻黃茯苓湯》其主結構跟類似《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血分的濕熱,溶血型黃疸,蕁麻疹…),跟肌肉較有關係,邪氣鑽到肌肉裡,要發出來還是得用麻黃,麻黃跟白朮合用還算溫和。脾胃有濕、血分有濕茯苓還是有一點用的(按:這是什麼意思?),除肌肉裡的濕用白朮,防己是寒藥卻可以抽濕抽寒。張仲景固定用赤小豆除血分裡的濕氣。
有些小孩子就從小受了濕氣入了肌肉,變得又黃又胖,就是《麻黃茯苓湯》證,它的姐妹方是《防己黃耆湯》,這是水毒胖,又蒼白又發灰,人又有腐臭味。
◎「若流於經絡。與熱氣相乘。則發癰膿。」如果鑽在經絡裡面,濕跟熱混在一起的話。可能會發成膿瘡發炎之類的,治療變成另外一路。
◎「脾胃素寒。…治屬飲家。」如果一向脾胃比較虛冷,濕氣一直堆積,最後還是會凝結成水,變成死水的痰飲病。「與燥相搏,則發為痰飲」這個說法不太確定是什麼,總之,發成痰飲之後就照痰飲治了。
【7.42】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少少與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用了發汗法,損失很多水分會胃中乾,就覺得好煩躁不能睡覺,想要喝水,就「少少與之」,給他喝一點點,之後自己會好。
◎五苓散除了方證之外,另外有一個議題,就是在張仲景的眼中,「水」到底是什麼東西。從五苓散的藥味,茯苓、澤瀉、豬苓、白朮、桂枝,沒有一個是滋潤(陰),都是行陽滲濕利水的藥。主證是口渴,沒有小便,看起來人已經乾掉,結果,反而是給這種利水的藥來治療,也就是說,在經方的框架中,缺水是因為身體沒有力量把水送到該去的地方,而不是真的沒有水。
◎【3.36】講到感冒快要好的時候,如果口很渴,不能給他多喝水的,因為「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便更與人,作病也」。身體的陽氣還不夠,喝了水會代謝不掉,變成痰飲之後,沒完沒了。再過個兩天,很渴想要喝水的時候,「猶當依證而與之」還是要依主證給予適量的水分,有些並不宜多喝水「與之時常令不足」,一定不可以讓他喝夠他想喝的量,「勿極意也」不准讓他喝個痛快。「若飲而腹滿,小便不利,若喘若噦,不可與之也」如果一喝水就肚子脹,然後尿不出來,會喘氣或者「噦」(打嗝),就不能給他喝水。當陽氣累積足夠,「忽然大汗出,是為自愈也」。
◎【3.37】「得病反能飲水,此為欲愈之病。」病快要好的時候,開始有陽氣出來,會變得渴能喝水,但是「其不曉病者,但聞病欲飲水者自愈,小渴者,乃強與飲之,因成其禍,不可復救也」就有人聽話只聽一半,聽說病人想要喝水就是快好了,然後就讓病人灌很多水,把病人灌壞掉了。
◎先岔題目到講義43頁《黃帝內經》說:「食氣入胃」,身體從食物得到營養所走的臟是肝臟跟心臟,肝臟儲存營養,心臟用血液把營養送出去,然後經脈流動需要肺來幫忙,人要呼吸,才能幫淋巴液走迴圈,淋巴液是靠人運動跟呼吸來運行。水這類東西,其實也是有營養的,稱之為水精,水先喝到胃裡,然後水精開始散佈,上去給脾,脾再去散精,再把營氣歸給肺,同時還會通調水道(狹義的三焦,也就是有形的淋巴系統)。水還會給膀胱,膀胱跟命門聯通有氣化機能,能夠拉住水精之氣去散佈到全身。《黃帝內經》說「水精四布」的氣化觀是一個比較形而上的東西。
◎《五苓散》藥味比例:豬苓、澤瀉、白朮、茯苓、桂枝是35332。澤瀉最多,桂枝最少。
◎無形的水精之氣從後面繞上來是用茯苓,茯苓是一個陽剛的東西,好像是從氣的世界去統禦那個水。那豬苓是走陰柔(有形的三焦淋巴)。基本上會說,茯苓利小便不能利水道啊,《神農本草經》寫通淋巴的水是豬苓,當然,兩個加起來沒有黃耆通得好。澤瀉的瀉原為潟(xì),是比較淺的鹹水;澤瀉是把水中的陰濁之邪(不對勁的東西)拔除,可治血中脂肪過高,因為血液裡面的死水太多了;白朮讓脾胃區塊,把水吸了之後,丟去該去的地方。小腸的吸水靠茯苓,與桂枝協同這個氣化的機能。扣回《黃帝內經》,《五苓散》是水從進入人體到離開所有經過的路徑,都幫你打通。
◎歷代有一種說法,太陽經病傳到最後會入腑,膀胱腑病分成兩種,其一蓄水是五苓散證,其二蓄血是桃核承氣湯證。這兩個湯證未必是感冒傳經而來,張仲景的寫作有傳經入腑的暗示,有些醫家如清初程應旄寫《傷寒論後條辨》,提出臟腑標本論,比如說陽明病,傳在經上面是白虎湯證,傳到腑就成了承氣湯證。這樣分類,學習上比較輕鬆,問題是五苓散證並不局限在膀胱腑,它是一個全身的水路不通都會顯現的證,所以有人提出《黃帝內經》這個講法來扛程應旄的講法。
◎「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當一個人水轉不動是膀胱氣化不好,人會小便不利、消渴,五苓散的作用是讓全身這個水能夠順利的轉一圈,太陽區塊的邪氣會被趕出去。在感冒的狀況比較會有脈浮跟微熱(太陽病的框架),吃了藥,水氣一轉,再多喝一點熱水,汗出來感冒就好了。
◎服藥法:方寸匕(約五、六公克)的藥粉調在白飲中吃,(白飲就是稀飯糊糊的部分),以免造成水逆(水入則吐)的問題。
【7.43】太陽病。發汗已。脈浮弦。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桂林本寫脈「浮弦」,真是謝天謝地,宋本寫脈浮數很難開給五苓散。太陽病是浮脈,少陽病是弦脈,少陽病情況之一是人的淋巴走不通,好像塞了痰飲一樣,痰飲脈正是弦脈。全身上下的水在三焦淋巴不通,會浮中帶弦。水不通是太陽病的框架,不通在三焦淋巴是少陽病的框架,所以這個人會煩、會渴,水運不上來,而脈是浮中帶弦(脈浮起一片,把起來中間帶有一條中軸)
【7.44】傷寒,汗出而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臨床上桂林本比宋本好用。
◎這是一個五苓散典型的主證,就是渴跟小便不利之外還有出汗(心陽虛),這樣的狀況代表他水路是不通暢的,就給五苓散;宋本沒有「小便不利」,那「汗出而渴」就用五苓散,滿讓人感到傷腦筋,那樣反而像太陽轉陽明了。如果汗出、小便不利卻不渴,那是《茯苓甘草湯》(苓桂薑甘湯)。
◎茯苓甘草湯是中焦水的問題。五苓散牽涉到全身,或者說下焦的水的問題。如果水停中焦,下焦沒有問題那就不會渴,不需要靠澤瀉把水轉上來,只是小便不利,用苓桂劑幫忙氣化。
◎還有其他小便不利如真武湯(陽氣不夠)或者桂枝去桂加苓朮湯(水停在胃)。
◎茯苓甘草湯是日常生活中好用的保養藥。現代人喜食生冷,胃的地方有水毒濕氣的人還是不少,平常心跳的時候好像撞到一下的感覺,可用此方。
【7.45】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感冒拖到六七天,太陽經大概也傳完了,這時還有表證像是出汗、脈浮啦,而口渴、尿不出來、吐則是裡證。
◎又有表證,又有裡證,這也是五苓散的特徵,既然太陽區塊的水迴圈出了問題,說是感冒的表證也對,說是裡證的水運化不良也對。
◎喝水(液體)馬上就吐出來,這是水逆,也就是五苓散證,一定要用稀飯糊啊來吞這個藥粉,如果跟水逆無關,也可以用開水吞(按:個人經驗還是用稀飯糊來吞比較保險,判斷錯誤時吐起來難受得很)。感冒喝藥會吐,可能也用五苓散先治好水逆再處理感冒。
◎《桂林古本》獨有的《茯苓澤瀉湯》,說消渴病,很愛喝水,又很愛吐,就是喝水歸喝水,吐歸吐,這跟五苓散證的一喝水就吐不相同。
【8.20】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
◎病人發燒的時候,應該用和解,反而用噴冷水的方法來治療(類似冰枕的概念),結果水就被塞在毛孔裡面出不來,就會發煩躁(有熱會煩或者元氣被邪氣抓住了不能擺脫的時候人會煩),皮膚會起紅疹子(一說小水泡也算)。想要喝水,反而不口渴,身體的水轉不上上焦,所以會想要喝水,可是胃又不夠熱,消化不動,因此不想喝。先給吃文蛤散,不夠有效的話再吃五苓散。
◎有五苓散主證,就是尿少、煩、出汗、口渴、水逆,然後起紅疹,理所當然用五苓散;主證都沒有,光是皮膚起紅疹,那就是賭賭看,畢竟五苓散是一個不寒不熱,沒有什麼副作用的方子。
◎古代的醫家所說的水道,姑且說人的水分是藉著淋巴管輸上來,如果遇到障礙,經方的辨證第一個層次是太陽區塊通不通,可能會用到葛根劑,如果胃發痛發悶是用桂枝去桂加苓朮湯啦,標準的從太陽經的區塊把水轉上來、全身運通的是五苓散。
◎另外一路是柴胡證,實質身體少陽區輸送水的淋巴系統,如果不通是靠柴胡來通。少陽區不通通常大便就乾,必須把水道打通才有津液去潤消化道。太陽區的不通,標示在小便不利;少陽區的不通,標示在這個大便乾。
◎太陽區跟少陽區之外是皮下這一層,當皮下淤住的時候,太陽區、少陽區的送水的功能都不太行,水上不來所以人會渴,但是胃中冷,反而是喝不下水。
【8.35】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是水痞之一,生薑瀉心湯是水痞之二。
◎一開始被誤下過,看起來像是瀉心湯證,就是心下痞,胃覺得悶脹,吃了瀉心湯卻沒有好,(行醫的習慣性動作,看到痞就給瀉心湯)。原來這個痞恐怕是一個客症。口渴、口燥煩(舌頭放哪裡都不舒服),再加上小便不利,那就變成一個完完整整的五苓散的主證了,當然也可能有汗。
◎為什麼五苓散主證會附送心下痞? 五苓散這個方子如果用五臟陰陽虛實來看是專補小腸之陽的,那小腸的吸水機能變差是五苓散證,當小腸不吸水的時候會積水,滿到十二指腸甚至滿到胃的下面,一樣會有類似瀉心湯證那種胃脹的痞證。所以有人建議,鑑別五苓散證的水痞要敲一敲,胃會敲出咕嚕一下的振水聲。
◎提醒:轉到陽明病的時候,也可能會口躁煩,發渴,這時要從小便不利、脈象…來區分。
◎是跟苓桂朮甘湯相對的《苓芍朮甘湯》,它的症狀很像桂枝湯證,後腦勺僵、出汗…,唯一不同是「心下悶微痛」,苓芍朮甘的結構讓胃能夠把水吸下來、化解掉,再用芍藥把水拉下去變成小便。
◎心下痞或心下悶痛可能主觀感覺差不多,用五苓散或《苓芍朮甘湯》(桂枝去桂加苓朮湯),還是依照主證框做選擇。
◎口渴、小便不利(尿很少或者尿不出來),抓好這兩個主證,五苓散很好用,例如各種腎臟病的通用保養方。
◎抗生素後遺症也是常常是用五苓散。
【9.68】 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如其未下,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鞕,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以法救之;渴而飲水多、小便不利者,宜五苓散。
◎此條只是講一些病轉變的方向,分成四段。
◎第一段講太陽病如何變成心下痞:「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姑且當作太陽病的那個浮脈,關脈比較浮一點,寸脈跟尺脈沒那麼明顯。發燒,流得出汗又怕冷,這是普通的桂枝湯證,沒有嘔吐,可以說沒有吳茱萸湯證,也沒有小半夏湯證,也沒有掛到少陽去;但是有心下痞,因為以前有醫生用過下法。
◎第二段講太陽病如何轉陽明:「如其未下」如果沒有被下過的話,「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太陽病繼續轉歸,以漢時代的一般性陰虛的體質,慢慢的往燥熱的方向發展,偏向陽明區塊,變得不怕冷,而且開始發渴了,現代人沒有這個一般性了,我們今天轉少陰的多。
◎第三段是太陽病如何變成脾約:「小便數者,大便必鞕」小便量很多,大便一定被抽乾了。「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雖然沒大便10天了,可是也不很痛苦,像這種狀況是脾約,同樣是小便數、大便硬,如果病邪很重悶在消化軸,熱象會明顯的轉到承氣湯證。既然單純的腸胃道被抽乾的脾約不必當傷寒醫,當雜病醫即可。
◎如果口很渴想喝水,稍微給他喝一點就好,不要給太多,看他病再有什麼變化,依照相應的方法來醫就好。(喝水太多會剝奪消化軸的元氣)
◎第四段講太陽可能轉陽明也可能出現五苓散證:「渴而飲水多、小便不利」,可以給五苓散。如果沒有小便不利這個主證,口渴喝水多,是白虎人參湯證。「小便不利」說明了他喝下去的水沒有出路,就會蓄水,用五苓散把水路打通。非豬苓湯證,因為要有濕熱及另外的煩燥失眠、小便會痛…,才算豬苓湯證。
◎提醒:大承氣湯證有潮熱、譫語、手腳出汗,並沒有特別強調渴,渴反而是在白虎湯這邊講得多。
◎發黃加茵陳蒿10分=2.5兩,這裡不是比例而是重量。(漢代6銖為一分,二十四銖為一兩)。
◎五苓散需用生藥打粉,科中顯現不出力道。當歸芍藥散也是用生藥打粉。
◎喝了很多冷飲,胃這邊脹冷,先用五苓散一吃下去,馬上變成尿就出來了,水脹也就消掉了,冷還在那裡,再用理中湯暖回來。
◎五苓散用蒼朮在經方是脂肪肝的專病專方,因為脂肪肝就是這個中焦水濕不掉啊,當然能看到這個人的肚子比較肥一點啦、臉有點灰灰的啦,肉厚厚的,而且比較容易拉肚子啦,用五苓散的效果很好。
【11.120】消渴,脈浮有微熱,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消渴是一個主證(有可能對到糖尿病),脈浮是一個主證,小便不利是一個主證,而且有微熱,本人會覺得熱哄哄的,或者是體溫有一點偏高。不論消渴的話,是五苓散的標準證。
◎經方派注重基本盤的辨證框架。看到消渴病的時候,往往會想東潤一點,西潤一點,到後面還是渴,之所以不用五苓散是因為很多消渴病患者,給人的感覺都是熱熱乾乾的,就會很想要給他開潤藥,而不會想給開五苓散這種看起來好像吃了會更乾的藥,然而整條水道不打通,反而一直惡化了。
◎對到主證框就能用,但臨床上容易忽略了五苓散。
【12.15】霍亂,已,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飲水者,理中丸主之。
◎拿五苓散跟理中丸做對比,在這裡反而用寒熱的相度來說,五苓散比較熱,理中丸是體質上比較寒。
◎桂林本說「霍亂已」,就是霍亂已經好了卻在感冒,換言之得霍亂的過程著涼了,在談霍亂後的感冒如何收工。宋本沒有「霍亂已」,變成霍亂的症狀會頭痛發燒身疼痛,用五苓散或者是理中湯來治。基本上是認為桂林本的說法比較合乎邏輯,可是,如果是霍亂的時候發熱要喝水用五苓散,那發冷不想喝水用理中丸,這也沒有錯。
◎吐拉了好一陣子,無論如何腸胃的機能已經受損,又有頭痛發燒身體痛像感冒的症狀,如果是身體比較發熱、很口渴想喝水的,就用五苓散,如果身體是冷冰冰的,怕冷的,而且不愛喝水的,那就用理中丸。
◎五苓散跟理中丸的差別:張仲景的定義霍亂就是清濁不分,五苓散是分清濁的藥,它能夠把一堆亂七八糟的食物裡面的水分抽出來,也算是食物中毒的時候的解毒藥,比如說吃了味精人在發渴,味精也算一種毒,可吃五苓散抽一抽。它走的路線是三焦(人體運送水的水路)。跟霍亂有相關的話,理中丸在補強的是,腸子的吸收的機能,大量用白朮是補腸膜的,補充這個腸子的吸收機能。
◎只以渴或不渴來分辨五苓或者跟理中丸,以一般家常吃壞肚子的吐瀉來說的話,是可以的。
◎理中丸是用理中湯的四味藥,搗成泥做雞蛋黃大的蜜丸,吃法是,白天吃兩三次,晚上吃兩次,用小半碗水,調得糊糊的,就吞這個藥糊。(也不必真的做藥丸,直接生藥打粉,加蜂蜜,用熱水調勻)
◎宋本說這個吃法不如湯劑,其實湯劑只是取其速度快,療效要穩是用丸劑。一般的理中湯證,吃理中湯或者是理中丸差不了太多,如果需要這個熱比較持續而穩固的話,有幾個狀況會覺得理中丸好用,比如說大烏頭煎的寒疝病,理中丸一直吃可能治得到。
◎也有人吃理中丸到後來,尾椎骨、屁股旁邊,發癢、冒痘痘…,這一圈的寒氣都被逼出來了。理中湯的藥性比較漂在上面,就是定一個中焦。
◎日本人的推擴用法,有些三叉神經痛,果然就是五苓散證的頭痛。
◎婦女月經期間的頭痛跟更年期的頭痛比較有機會是五苓散證。腦子裡面水腫的頭痛也可能是五苓散證。(按:提到西醫的病名或症狀可以用某某藥方時,還是要以主證框對得上為準)
【14.43】 病人臍下悸,吐涎沫而頭眩者,此有水也,五苓散主之。
◎「臍下悸」肚臍底下有那種跳動的感覺,好像快要發奔豚了,表示下焦有一些水已經不聽使喚了。「吐涎沫」,好像是吳茱萸湯證的嘴巴口水特別多,人會覺得口水多想往外吐代表口水裡面摻雜了死水,表示中焦也有一些水不聽使喚。「頭眩」,容易頭昏,仿佛上面也有一些水啊漏出來了,形成暈眩的痰飲,所以就是上中下三焦的水都有點問題。
◎頭眩,《金匱要略》是寫「巔眩」,巔是頭頂,日本人因此把羊癲瘋發作的時候拿五苓散證的框架去對對看,癲癇病也可能是水代謝不良的五苓散證。
◎「吐涎沫而頭眩者」。日本人就抓成涎沫,有一種小孩會得的口水分泌過多症,那就用五苓散。
◎五苓散是一個治療腎臟機能的不足最普通的方,當一個人開始體質上有一點壞到要變成尿毒的時候,會出現臍下悸、吐涎沫又頭眩這些症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