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病得奇怪,蒙龍老師指導,謹以此文誌謝:

Day 1:越婢湯。

頭痛,喉嚨痛,胸口燥熱,汗出(只要一熱起來就會流汗),發燒,脈浮大。

第二次外掛掛黃芩黃連(喉嚨痛)、杏仁(胸口燥熱、悶)。 

※吃藥後,流滿多汗,奇怪,越婢湯不是不發汗嗎?,熱退許多,但不時會再燥熱起來。整體是好很多,喉嚨痛也減輕很多,只是奇怪,手腳痠軟起來,微微惡寒。

後記:原本以為治感冒是用越婢湯,若是雜病的浮腫,那就用越婢加朮湯,後來有看到別人的醫案,感冒當時若是人看起來浮腫,那也可以加朮的,自己一直是有越婢加朮湯證(浮腫),發病前幾天,還覺得奇怪,怎麼越發胖(腫)了,幾天用藥下來,身體有點消腫,可見或許直接用此藥方,直接就好了也說不定,也不會搞到咳嗽問題。不過,發病的時候就不斷地冒汗,印象中感冒就算是白虎湯證,也不太會流那麼多汗,加上異常的燥熱感,說不定一開始就是溫病了。

Day 2:白虎湯。葶藶大棗瀉肺湯。

因為自己主觀的燥熱感,根據以前的經驗都是用白虎湯。

※吃藥後熱是會退,隨後又會燒起來,更慘的是扁桃腺腫起來了,搞得連吞食物都很難受,吃了麻附辛科中,但是這完全不對路呀。這是家中備藥的缺點,因為方便,隨手就拿起來吃,也不好好想清楚,只是這次運氣好,單純當症狀治療也是有效,至少扁桃腺腫退了。

以前的經驗,喝了白虎湯,之後就會出現葶藶大棗瀉肺湯證, 然而要等到鼻出清涕嗎? 還是預防性給藥呢? 想想,既然遲早要吃,就煮藥來吃了吧!

後記:回頭想來,這回跟以前不盡相同,白虎湯證會燥熱,但比較像是全身性,這回的燥熱感只在胸口以上,腳摸起來是涼涼的。此外,一開始雖然脈浮大,但不像白虎湯證那麼有力(洪大)。至於直接吃葶藶大棗瀉肺湯那也是不該,沒有這個證,就不該吃這個藥。

Day 3:葶藶大棗瀉肺湯。

※喝著喝著果然鼻出清涕。 喝了一天,病況好像有壓著,但怎麼覺得這次沒有打中,或者感冒本體沒有治好?  反而開始咳嗽了。全身痠軟、腰痠。

Day 4:桂枝加葛根湯科中外掛黃芩、黃連。麻杏甘石湯。

早上咳出黃綠膿痰,這會是桔梗湯? 但是後腦勺到脖子僵痛,手腳痠疼,腰疼,脈浮緊(弦?),頭痛,這種感覺其實滿像麻黃湯證,但是麻黃湯證不會汗出,而且脈是浮緊。

※不敢多吃麻黃劑,所以吃桂枝加葛根湯科中外掛黃芩、黃連。 喉嚨痛、後腦勺到脖子的僵痛,手腳痠疼都大幅改善,腰疼好了;尤其喉嚨痛,能好好吞東西了。雖說如此,躺在床上一天後,心中明白,沒有真的打中,吃桂枝加葛根湯比較像是症狀治療而已。

晚上再研究一番,其實,麻杏甘石湯也可能治到喉嚨痛、扁桃腺腫,加上汗出、咳嗽、濃痰(不是很好咳出)、鼻息重,舌苔偏黃了。依照曹穎甫前輩的建議,用麻杏甘石湯+浮萍。雖然擔心麻黃的問題,但想想還是先吃了藥,萬一打傷再來用小建補。

※天呀,忘了加石膏。但是吃起來還是有效耶,咳嗽好很多。

※改用正確版本的麻杏甘石湯加上浮萍,吃藥後,奇怪,石膏不是會抑制麻黃的發汗(2:1)? 然而,加了石膏,反而出一陣汗,也燥熱並咳了一回合,之後才又好,反而舒服度不如前面忘了加石膏而外掛浮萍的版本。一個晚上,手酸腳痠、無處安放,坐不住的狀況幾乎全好。偶爾有點小咳,喉嚨不痛了,倒也不特別難受。

後記:事後才想起來,「很像麻黃湯證」卻「汗出」,又有喉嚨痛、咳濃痰且咳痰不易,那不也就可用麻杏甘石湯嗎? (如果是單純的麻黃湯證卻會汗出,那是桂枝加附子湯吧?),白吃了桂枝加葛根湯了。人清爽後,頭腦清楚些,把曹穎甫的醫案翻出來一看,果然是讀過的,只是他的醫案是「無汗」,但仲景爺爺說「汗出」,那麼我的情況也是對證。此外,麻杏甘石湯證,也可能有扁桃腺腫,姜佐景先生也有這個醫案,看來,Day2的情況是用錯方向,被過去的經驗蒙蔽,雖然發燒、有燥熱感,但其實還穿著長袖呢! 白虎湯證會燥熱,但比較像是全身性,這回的燥熱感只在胸口以上,腳摸起來是涼涼的;更何況,白虎湯需要「脈洪大」,這個也沒小心到。因為預設白虎湯後接葶藶大棗瀉肺湯,雖然沒看到鼻出清涕,仍是吃了藥。就像毛利小五郎一樣,沒有得到明確的證據,便指定兇手了。

Day 5麻杏甘石湯。桑菊飲。

昨天晚上神奇地好得幾乎差不多了,今天續喝麻杏甘石湯卻無效。還是咳,胸口摸起來熱熱的,發燒,氣管發癢而咳。有力氣的時候,總要拚出一個結果來,病了幾天,意識到再怎麼拼命也只能這樣,隨手翻書,將就用桑菊飲了。

※桑菊飲藥性不強,每半小時吃1g科中,晚上吃著吃著,咳出黃綠色的痰。原本就有痰,但之前都不太容易咳出痰來。

Day 6:桔梗湯。葶藶大棗瀉肺湯。葦莖湯。

早上起床又是一陣狂咳,想說既然咳出黃綠色痰,那就用桔梗湯。

※桔梗湯喝著喝著,居然又鼻出清涕,感覺上這兩天這種咳法,似乎比較像是葶藶大棗瀉肺湯證,但怎麼喝怎麼沒效,最後還有點濃痰,再煮了桔梗湯,也是效果了了。

真的是不知如何是好,想說基本上一直胸口燥熱,肺脈尖尖(像是刀子在切),那麼還是肺有熱囉? 葶藶大棗瀉肺湯和桔梗湯是前端及後端,中間還有一個葦莖湯,於是煮了葦莖湯,外掛浙貝母、桔梗、金銀花。

※剛喝也還是咳,一個多小時後,好像雖然氣管還是會癢,但是可以忍得住不咳。胸口燥熱感上衝頭面依舊,反而變得有點鼻塞。

不知是否因為咳而難睡因而睡眠不足,還是因為生病,從發病以來,不是在咳,便是躺床上睡。

題外話:學經方往往會有新手的運氣,就像買股票一樣,開頭買往往會大賺,(當然也可能是大賠的人不會拿出來講啦!) 當症狀跟張仲景講得同一套時,那是十拿九穩,蚊子叮牛角,不僅療效驚人、快速,也沒有什麼不良反應,甚至於比生病前更清爽。然而,一陣子以後,尤其是雜病,難免出現撞牆期,自己更是撞牆很久了呀! 好比買股票,要看各種K,各種平均線,各式的指標…,搞到最後,要下決定的一剎那,指標之間是互相牴觸的,這可如何是好? 看病也是如此,各種症狀在腦中也是糾纏成一團呢!

Day 7小柴胡湯加減。

本來想去耳鼻喉科看診了,突然心念一動,發微信問龍老師,他說給西醫搞了也不好,不忍心,幫我看看。

龍老師說:舌苔白,舌頭顏色暗紫,這是肝的顏色,加上舌頭兩邊有兩條白涎,應屬肝咳,所以用小柴胡湯加減。並沒有案柴胡證來走,那些基本的辯證法是讓初學者有一個規矩可入門,但完全遵守規矩是治不了病的。

圖一.png

藥方:柴胡24g  黃芩12g  (生)半夏15g  黨參12g  炙甘草9g 生薑5片 大棗5枚,紫苑12g 冬花12g  枇杷葉15g。

※喝藥後,效果奇佳,完全不咳了,出門參加加活動也沒問題,可惜,下午回來後睡了一覺後,又咳起來了。每隔一小時左右,會咳一陣子,但是咳嗽的嚴重度及痰量都變少,也沒發燒得厲害,胸口熱烘烘的燥熱感也大幅改善。舌頭的顏色似乎沒有那麼豬肝色了。此外,還有頭痛(前額到太陽穴),後腦勺緊痛,身體沉重。這些情況之前也有,但可能是咳得太厲害,感覺被淹沒了。

Day 8小柴胡湯加減。

龍老師說:昨天的方子+浙貝母15g。至於其他看起來像是表證,等少陽打完,推到太陽再一起打,到時候再用桂枝湯或葛根湯來解決它。目前病邪是在少陽與陽明之間。

※喝了之後,喉嚨氣管變乾,怎麼好像還更咳? 晚上,氣管乾癢得很,不管怎麼咳都咳不到癢處。一直咳到早上5點才昏昏睡去。

藥方:柴胡24g  黃芩12g  (生)半夏15g  黨參12g  炙甘草9g 生薑5片 大棗5枚,紫苑12g 冬花12g  枇杷葉15g 浙貝母15g。

Day 9小柴胡湯加減。

依舊乾咳不已,氣管癢得厲害,癢起來就咳,胸口燥熱,發燒(37.3),胸腔整個按起來並無不舒服,中府、雲門穴也沒特別痛。昨天開始,胃部會凸出且有悶悶的感覺。咳得厲害時,肋下會牽動而感到緊繃感;後背(上半部)、頭,會覺得被震得不舒服。但是頭痛、手腳痠的感覺相對不明顯。

龍老師說:你這樣的情況有可能是肺炎,也可能是胸膜炎的方向,以中醫來說,一個在少陽,一個可能往陽明的方向,先吃這個方子(註1),相隔千里,有些事情不太能確定,要是在我身邊那是一定沒有問題,這樣也治不好,那還能叫中醫嗎? 這個到西醫,非要用大量的抗生素不可,肯定把身體搞垮了。(註2)

註1(藥方):柴胡24g  黃芩12g  生半夏15g  黨參12g  炙甘草9g 生薑5片 大棗5枚 枇杷葉15g連翹15g 杏仁9g 桔梗6g 薄荷6g 蟬蛻6g。

註2:這種情況以前發生過,曾經搞垮過了。

※真是神奇,喝半杯下去,呼吸道好像就打通了,不誇張,立馬不咳,能睡了。下午6點醒來,高燒(38),全身到處的痠痛、頭痛。但覺得還好,至少不咳,雖然坐立難安,但是不咳也都還能承受,洗完澡,痠疼好多了。幾乎不咳,咳一兩下也差不多是清出痰來的感覺。

Day 10小柴胡湯加減。栝蔞薤白白酒湯。

起床後稍微咳一下,原本的痠疼一分一分地減去,連身體的沉重感也消失,燒也漸退(37),估計今天再吃個藥就差不多了,如果還有些表證,感覺上自己應當能處理。

龍老師說:病好了,這個藥就不能再吃了,需換藥調理。

※雖然龍老師說別吃了,但很怕再咳起來,不聽話,還是多吃了一次,效果持續,不太咳。

根據龍老師的提示,再把相關的條文看一看,結論居然是胸痹的《栝蔞薤白白酒湯》證。主證是:胸背痛,脊椎T5明顯壓痛、後腦勺到脖子緊痛、咳起來肋下會痛、兩乳側壓痛,雲門、中府倒不特別有壓痛。

※喝藥一個多小時後,又咳起來,前胸到後背感到一團火熱,奇怪的是,並不特別發燒,胸口摸起來也不覺得燙(之前都是摸起來燙的)。 雖然咳,痰又多出來,卻沒有覺得變壞的感覺,果然咳一陣子就停了。睡前看舌頭,暗紅色調去掉不少,只是兩邊還是帶青紫色。

圖二.png

後記:這是吃中藥很玄妙的一件事,吃了藥如果症狀變得更嚴重,有可能是惡化,但也可能是變好;西醫多半不是如此,猶記得有一位西醫師跟我抱怨:「你看那個某某某,去看中醫搞成那樣還說是排毒,要是我們,早就被告到天邊去了。」

後記:栝蔞薤白白酒湯的白酒一般都說是高粱或是米酒之類,但是倪海廈醫師建議用甜酒釀,這可放不了七升(碗),所以用兩碗甜酒釀,另外加水。兩個版本都試了,無論是口感度及用藥後的舒服度,甜酒釀版本完勝。

Day 11栝蔞薤白白酒湯加減。

胸背痛、後腦勺到脖子緊痛、手腳痠疼、兩乳側壓痛,都大幅改善,也幾乎不咳,舌頭呈現粉紅色。倒是雲門穴壓起來有點痛(隔天又好了)。偶爾燥熱、發燒起來時還是會流汗。

圖三.png

龍老師說:之前跟你說的胸膜炎並非西醫講的胸膜炎,是中醫所講的,你的情況差不多是這樣,用藥是對的。好的醫生要能看到病情後續的發展,我是看到妳的第二步、第三步,所以才提醒妳要注意胸部的發炎。總之,好的醫生得先把自己調理好,這一段經驗很有意思,有機會可以寫下來,讓別人知道真正中醫是怎麼樣看病的啊!不然都說中醫看病不行,其實只是我們没有好好學習到經方的精神以及臨床實驗太少啦!

※下午去逛畫展,之間又是咳起來,唉,在家就好很多說。之後想想,吃栝蔞薤白白酒湯就會不斷有痰,會咳,那就把龍老師之前外掛的枇杷葉、連翹、杏仁、桔梗、薄荷、蟬蛻加進去,果然是不太咳了。像是清垃圾跟運垃圾的概念,栝蔞薤白白酒湯把家中的垃圾清出來堆在門口,得派一台垃圾車運走。

Day 12栝蔞薤白白酒湯。

好得不得了,甚至於有精神看書。雖然還是會有胸口燥熱、微發燒,後背脊椎T5的壓痛沒了、前胸後背也完全不痛,胃的悶脹感也好很多。

感覺上那些外掛的藥偏寒涼,不宜多吃,果然隔天有點拉肚子,拿掉外掛就沒事了。

Day 13栝蔞薤白白酒湯+杏仁9g+桔梗9g。

※栝蔞薤白白酒湯,好喝,也沒有甚麼不良反應。

但總覺得沒有完全好,微發燒、胸腔內偶爾會一陣燥熱、咳一下。

Day 14烏梅白糖湯。

睡到中午起床,想說,走過這十來天,回頭想來可能一開始就是溫病了,所以來讀一讀吳鞠通的《溫病條辨》吧,剛把資料拷下來,瞄一瞄上焦篇,腦中突然浮出一個方子:烏梅白糖湯。畢竟從發病以來都是胸口燥熱,腳卻是涼涼的。

※急著來喝,於是到超市買了一瓶號稱既濃又純的烏梅湯,喝著喝著,剩那一點點的喉嚨癢、想咳的感覺都沒了。從發病以來,小便很黃,目前也正常了。之後便自己煮烏梅湯來喝。

《烏梅湯白糖湯》:烏梅5-6顆,黃砂糖30g (我是用冰糖+純蔗糖)

Day 15烏梅湯白糖湯。

到新竹參加書會,可能比較累,又講話多,稍稍氣逆咳嗽。(果然,出門勞累就容易咳)

除了烏梅白糖湯,很想吃溫暖的東西,於是又吃酒釀湯圓。

Day 16豬膚湯。

咳嗽及其他的症狀都好了,但是不時會胸口內感到燥熱起來,從膻中到鳩尾摸起來是熱熱的,然後自汗,微微發燒,一陣子後才退去。

※吃了幾天的藥,發燒很多天,自覺有點乾乾的,想說要吃滋陰的東西,於是吃了豬膚湯,果然又溫暖又舒服。

Day 17沒用藥。

咳嗽都好了,肺脈很明顯從緊(弦?)數變成塌塌地,可是偶爾會胸口內燥熱熱、自(盜)汗、微微發燒,還是沒好,搞了兩三天,感覺上,這可能是雜病,跟這次生病無關,再研究。

Day 18補中益氣湯+銀翹散。

從烏梅白糖湯開始,研究了好幾天,突然有個靈感,上回龍老師給小胡開了一個補中益氣湯的手法,牙痕在舌頭前半段,加上李東垣說右吋比左吋大(右吋明顯地塌成一片)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此外,因為一直偏熱感,呼氣熱,喉嚨雖然不到痛的地步,但總覺得不舒爽,小便偏黃,外掛銀翹散。

※喝藥後會覺得胃有點悶悶的(隔天就好了),胸腔內的燥熱感緩緩地降下來,也不流汗,發燒也降了。

Day 19補中益氣湯。

賓果,胸腔內燥熱感,自(盜)汗,發燒,大為改善,並不是說像感冒那樣馬上好,會依次遞減,曉得是有打中了。主觀上來說,舌頭的牙痕好像也有改善。之後補中益氣湯吃了兩三天,症狀減輕到相當輕微,但以前曾吃過一輪補中益氣湯,後來略有腰痠,感覺上不是能常吃的藥。先停藥,再研究。

圖四.png

感想:

1. 這種情況,如果沒有龍老師的示範及提點,自己恐怕是摸不著路,找不出方向來。

2. 雖然自己毛手毛腳折磨那麼多天,最後還得靠龍老師幫忙,可是,中醫通常是這樣,一旦治好了,跟生病前一樣,甚至於人還更清爽些,如果用西醫的處理方法,大量抗生素、鎮痛消炎藥、點滴(輸液)是免不了,就算把症狀壓下來,事後都很慘。中醫的可靠度很高,問題是自己醫術不佳呀! 呵呵。

3. 讀別人的醫案似乎主證明確,出手如風,然而每每自己遇上的卻是混亂成一團,或者同時有不同套的主證交錯重疊?

arrow
arrow

    We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